【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
--摘自朱熹《朱子家训》材料二 康有为坚决反对封建礼教中的一些陋习,他不但阻止女儿裹足并成立了不裹足会,希望通过破除这种愚昧的残忍行径减轻更多妇女的痛苦,他把教育作为开展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们关心时事、独立思考、通经致用、挽救世变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他著书立说,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中描绘了理想政治蓝图,希望通过社会变革,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他一生有很多探寻中国道路地实践,其中“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运动是影响比较大的政治实践。虽然变法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但这些变法的具体方案无疑是中国向近代化方向迈进的先进性举措。
--摘编自《论康有为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子家训》中所倡导的治家理念并指出其时代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家国情怀”的表现并指出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