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2分)突触前抑制是指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递质释-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田树军的问题

  41.(12分)突触前抑制是指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递质释放减少,使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图甲中A~D表示相应神经元,①~③构成突触;图乙表示相关神经元受到刺激后

  41.(12分)突触前抑制是指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递质释放减少,使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图甲中A~D表示相应神经元,①~③构成突触;图乙表示相关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在神经元D上所测得的膜内电位变化情况。分析回答:神经元D的突触神经元D的突触神经元D的突触后电位1mv.1后电位/mV后电位1mv)∩(刺激1A或c时间ins刺激lB时间ins同时刺激B甲(1)图甲中结构③称为_,结构②处的液体为_。(2)在图甲箭头处给予一次适宜的刺激,则刺激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此兴奋可传导到神经元D,但不能由神经元D传导到神经元C,这是因为_。(3)从图乙可知,同时刺激神经元B和C比单独刺激神经元C在神经元D微电极处测得的膜内电位变化峰值低,这是由于_。(4)若同时刺激A和C,在答题卡框中绘制出微电极测得的电位变化曲线。

1回答
2020-10-20 12:4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汪秋泓

  【解析】(1)突触由①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和③突触后膜构成,②突触间隙里是组织液。(2)膜外静息电位时是正电位,动作电位时是负电位,动作电位后恢复静息电位,故刺激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兴奋在突触上单向传递的原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同时刺激神经元B和C比单独刺激神经元C在神经元D微电极测得膜内电位变化峰值低,是引起了突触前抑制,神经元B兴奋,使神经元C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4)由图可知,A和C均为兴奋型,B为突触前抑制型.因此,同时刺激A和C,微电极测得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下图:【答案】(1)突触后膜组织液(2)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元B兴奋,使神经元C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4)如下图:

2020-10-20 12:50:5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