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卷帮帮忙啊。。。谢谢了1.官学的衰废是_________时候出现的。A.商B.西周C.春秋D.战国2.汉代太学教师称____,其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A.祭酒B.博士C.仆射D.太常】
中外教育史卷帮帮忙啊。。。谢谢了
1.官学的衰废是_________时候出现的。
A.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汉代太学教师称____,其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
A.祭酒
B.博士
C.仆射
D.太常
3.孟子用“一暴十寒”的道理来说明学习要
A.专心有恒
B.盈科而进
C.自求自得
D.教亦多术
4.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中,魏晋南北朝主要实行
A.坐监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5.古代埃及________是由政府机关设立用来培养官员的,其教学内容与机关业务紧密联系,主要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和专门职业教育。
A.宫廷学校
B.僧侣学校
C.职官学校
D.文士学校
6.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在家中设立的经义学校即“________”。
A.文士学校
B.古儒学校
C.宫廷学校
D.僧侣学校
7.孔子从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角度提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性是
A.善
B.恶
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有善有恶
8.在人性的问题上,王充认为人性
A.本善
B.本恶
C.有善恶之分
D.不善不恶
9.汉代太学的教师称____,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
A.祭酒
B.博士
C.仆射
D.太常
10.太学“三舍法”是在_______期间颁行。依据该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部分,即三个不同程度的等级。
A.庆历兴学
B.熙宁、元丰兴学
C.崇宁兴学
D.建隆兴学
11.孟子用“________”的道理来说明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浅及深逐渐积累的过程,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地进行。
A.一暴十寒
B.专心有恒
C.盈科而进
D.一心二用
12.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中,隋唐直至清末主要实行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坐监制
13.对于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孔子认为要作到
A.孝悌
B.忠恕
C.爱人
D.克己复礼
14.从朴素唯物主义观出发,比较正确揭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的人是_____。
A.董仲舒
B.王充
C.韩愈
D.颜之推
15.《学记》中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业余爱好广泛多样,而且使业余爱好有助于正课的学习,是______原则。
A.启发诱导
B.长善救失
C.藏息相辅
D.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