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要具体!急用!-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秦叶的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要具体!急用!

  《归园田居》(其三)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要具体!急用!

1回答
2020-10-21 21: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蔡莲红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

  披星戴月,侍弄着自己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要将自己放到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农田那稀疏的庄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难行的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让他欣喜异常,这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是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但使愿无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2020-10-21 21:26:5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