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上曰:‘人主何为-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石安乐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上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上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二:“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而形成了“为君之道,必先存民”的治国思想。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如一”。

  -摘自《资治通鉴》①三段材料共同写的谁?从材料一种看出他善于什么?在他统治时期,最敢于直言进谏的是谁?

  ②材料二中反映出他什么思想?请举例说明。

  ③材料三中反映出了这位明君什么思想?请举例说明。

1回答
2020-10-21 21:4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汪渤

  (1)材料“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太宗说的话.由材料“上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唐太宗善于纳谏.在唐太宗时期,魏征前后进谏二百多次,是最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

  (2)由材料”‘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而形成了‘为君之道,必先存民’的治国思想“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为君之道,必先存”的治国思想.例如:唐太宗时期,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等.

  (3)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如一”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地区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我对他们一视同仁.体现的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密切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故答案为:

  (1)唐太宗;善于纳谏;魏征.

  (2)“为君之道,必先存”的治国思想;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等.

  (3)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吐蕃等.

2020-10-21 21:50:3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