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钱晓江的问题

  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1回答
2019-06-26 04:1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康烁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容

  1.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内容.

  2.科教兴国战略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正确处理经济、科技、教育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关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经济、科技、教育三者关系表现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应做到:

  1.认真学习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提高全民的科教意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高干部和全民的科教意识.

  2.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基础在于教育,在于培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充分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的优势.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应采取如下措施:

  2.1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2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2.3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4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把科学技术搞上去.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中国现代化,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3.1实施科教兴国,必须了解和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和进展,并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使我国的科技实力足以支撑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规模.

  3.2坚持科技工作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

  3.3在开发研究、高技术及其产业、基础研究这三个方面合理配置力量,确定各自攀登高峰的目标.积极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搞好基础性科学研究的重点攻关.

  3.4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优势,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

  3.5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消化吸收人类的科学文化优秀成果,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起先进技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外智力,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

  4.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逐步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

  4.1科技体制改革,要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提高开发创新能力;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优化科研组织机构,合理分流人才;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鼓励科研院所进入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企业自办技术开发中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投入的主体,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4.2教育体制改革,要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5.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科教兴国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5.1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

  5.2鼓励和支持知识分子加强学习,发愤努力,同广大工人农民一起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建功立业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必须依靠全党上下、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体现到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当中去.

  1.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能力是人的知识、技能、经验、体力、智力各因素的总和.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就是要通过教育、培训、使用、管理或政策、舆论,引导人们不断学习,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认识、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挑战的需要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新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为人的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每一次社会变革特别是科技的重大突破都要求人的知识和能力相应提高,但从来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结构调整,知识更新加快,各行各业科技含量迅速增加,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人由于知识和能力不足,而成为就业与发展中的新的弱势群体,迫切需要发展以新知识、新技能为重点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再就业能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使人们获得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拉大了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特别是一部分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被隔离在网络之外,形成“数码鸿沟”,迫切需要加快普及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帮助他们学习掌握网络技术,共享新技术带来的好处,促进协调发展;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家竞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企业领导人拥有国际市场开拓和运作的知识与能力,很多企业由于领导人缺少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而导致竞争力下降,迫切需要为企业领导人特别是中小企业领导人提供提高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学习培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各国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课题.美国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保持其世界头号大国地位的根本举措,前总统克林顿说:“不在于美国人民拥有什么,关键是看他们能会什么,掌握了什么.”日本把“培训具有世界通用技术和能力的人才”作为“日本新生计划”的重要内容.韩国总统金大中把人才开发作为重要施政纲领,在精简机构的同时还新成立了中央人事委员会来负责这项工作.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研究制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改革教育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2.优化人才成长与发展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无论是人才的成长,还是人才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来讲,也就是人才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他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江泽民非常重视环境在人才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在理论上作过多次论述: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要

2019-06-26 04:13:2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