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926年8月)朱德被派回四川去劝说他的老同事四川军阀扬森同北伐军合作,杨森和朱德信誓旦旦,说他渴望参加国民革命事业,可是必须有钱发饷。国民党可以给他多
阅读下列材料:
(1926年8月)朱德被派回四川去劝说他的老同事四川军阀扬森同北伐军合作,杨森和朱德信誓旦旦,说他渴望参加国民革命事业,可是必须有钱发饷。国民党可以给他多少钱?(经过劝说)扬森总算未派部队去帮助他的豆友吴佩孚。……甚至在铁军拿下武汉以后,扬森还在踌躇不决。从湖南和武汉逃出来的地主和实业家们对扬森说:北伐军里有许多军官本身就是地主或资产阶级子弟,他们参加北伐,并不是想叫农民来抢夺和没收他们的土地或其他财产。农民协会在各地成立,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没收并分了土地。国民政府反对这样做。可是农民却充耳不闻。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正在为农民和工会问题与共产党员和激进的国民党员闹意见,还要求取消军队里的政治部。……那些政治工作人员向士兵灌输各种思想,又散布到农村中协助农民组织协会,他们煽动人们破坏社会秩序……可是这一切很快就要结束了,这些报告说,国民党大部分“有地位”的领导人都反对“三大政策”,这种政策的取消,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整个革命运动就要烟消云散,法律和秩序就可以恢复了。
这在这时期。……两艘英国炮艇溯江而上,在遇到(扬森部队)抵抗后,就把炮口指准万县,一下子炮轰了两个小时,打死了五千名中国人。万县成了一片火海。……大火扑灭,尸体掩埋后,扬森派朱德到汉口表示要效忠国民革命军。
——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杨森对同北伐军合作一事“踌躇不决”的原因。
(2)用材料中的事例,说明当时国民革命运动面临的各种矛盾。
(3)根据上述矛盾,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当时采取什么政策才有可能使革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