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志芳的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化?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化?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图2《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导致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个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

  材料三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

1回答
2020-10-22 03:2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伯兴

  (1)据材料一中图1《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可以看出,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到以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依据材料二图2《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1957年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是1957年我国的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和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导致1984年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1993年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等.

  (3)据材料三《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等.

  故答案为:

  (1)变化: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到以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主要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

  (2)1957年的原因: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或三大改造的完成.1984年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的原因:十四大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邓小平南方讲话等.

  (3)经验:坚持改革开放;或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或坚持邓小平理论;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等.

2020-10-22 03:26:2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