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酒的故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孙永斌的问题

  文人与酒的故事

  文人与酒的故事

1回答
2020-10-21 15:0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丁学伟

   陶渊明,东晋人,诗中有酒,酒中有诗.

  他的诗篇,写的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他虽然官运不亨通,只作过几天彭泽令,便赋“归去来兮”,但当官和饮酒的关系却那么密切:其时衙门有公田,可供酿酒.他下令悉种粳以为酒料,连吃饭的大事都忘记了.还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

  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然而回到四壁萧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但以后的日子如何,可就不管了.

  (呵呵,居然流传千古,大家都这样,问题就严重了!)

  李白,号青莲居士,人称为“酒星魂”、“酒圣”、“酒仙”.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历来被认为是传神之笔.大概没有别的哪个文人与酒的关系之密切和嗜酒的名气之大,能和李白相提并论的.

  只要翻翻李白的诗集,就不难发现他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有酒.正如郭沫若说的:“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关于他的死,还有种种不同的传说,大概都与饮酒有关.其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情调的是说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死.

  关于李白醉酒的故事,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相当充分的反映.如昆剧中有《太白醉写》,京剧、川剧、秦腔等十几个剧种都有类似的剧目.又如李白佯醉痛骂杨贵妃的义儿安禄山的故事,在京剧中叫《金马门》,也叫《骂安》;川、湘、汉、滇、桂剧及同州梆子、河北梆子都有此剧目.在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中,也有“李白脱靴图”、“李白捉月图”、“太白醉酒图”等等.陶塑、瓷塑、泥塑、木雕、牙雕中这样的题材也相当多.

  至于后人在诗文中歌颂李白醉酒傲世、藐视权贵的作品,就更多得举不胜举了.旧时在一些酒店的牌匾上写着“太白世家”、“太白遗风”等,无疑也含有对李白的崇敬之意.

  当然,人们尊祟李白,热爱李白,决不是因为他好喝酒,而是取他傲视权贵的反抗精神,和爱慕他的诗才.历史上因醉酒而死的人,并没有人去尊祟.

  欧阳修,醉翁之名妇孺皆知.

  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

  他为官时,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是这样.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的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

  现在常听人们说“烟无益处,酒宜少喝”,看来有他的道理哟!

  望采纳

2020-10-21 15:05: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