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材料一:“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风华的问题

  (12分)材料一:“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

  (12分)材料一:“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概括材料一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分)按照这一原则,任选表格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6分)

   

1回答
2020-10-22 07:0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任劲

  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4分)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2分)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

2020-10-22 07:09:5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