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迁移到全世界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孟秀云的问题

  人类迁移到全世界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人类迁移到全世界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1回答
2019-06-27 06:5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高昆

  猜测古代人类迁移有两种不正确观点,一是认为很难,什么高山、大海、沙漠、距离都会产生阻隔;一种认为很容易,人类长腿就是生来乱跑的,看见太阳升起便朝着东方跑,很浪漫、却是胡说八道(如此西方怎么有了人?古人类转了地球一圈吗?).古代人类不是驴友,对抗自然如失败不是简单的个体生命代价,得到的可能是族群灭亡.

  人类“文明前”的迁徙可以参照某些动物迁徙行为进行研究;人类“文明后”的迁徙就较有复杂性了.

  如牧场有载畜量一样,地域资源也有载人量,各种动物人类都须有必要大小生存领地.对上古人类来说资源主要就是可获取食物.

  大体上人类分布平衡时产生相对迁移阻碍,这种阻碍就是若迁移人类有自然与生物对手外还有同样人类对手.

  不平衡产生相对的迁移力.不平衡产生因素可能是:人口增殖力;生产力;战斗力.

  但有一种迁移特殊一些,就是远古的贝丘文化,某群人忽然主食鱼和贝,因此他们能沿海较快迁移,沿海的鱼贝食物较有保障,并且较小影响其他人群生存资源而避免过多影响生存的争斗.

  所以远古某个生产力(就是找食方法嘛)较停滞期,即使人口基数很少,也显得人满为患,迁移不那么容易,似乎没有什么迁徙空间.

  假定忽然某个人群发明了弓箭、投枪、鱼钩、更有效的采集石器等(弓箭实际大至出现于距今三万年左右),那么对这个族群来说人口增殖力;生产力;战斗力都增加了,对本族群来说原有地域空间变大了,周遭可生存空间变大了,迁徙可能也变大了.但这也不是抬脚就能走,而是人口增殖后向可生存空间的人口挤压,以历史长河时间观点看才是一种迁徙!所以单看距离也是一种阻碍,因此进入东亚的现代智人比进入欧洲的现代智人晚了一万多年,而进入美洲的现代智人又比进入东亚的现代智人晚了二万年左右.

  不过就弓箭讲田野资料表明非洲和东亚几乎同时出现.弓箭后另一个重要物质发明是陶容器,由东南亚一带贯穿中国东部至朝鲜、日本、东西伯利亚是世界最古陶容器出现带.陶容器出现于距今一万二至一万八千年,而西亚无一万年以上陶容器,很多西亚遗址陶容器出现更晚得多,西方考古学为此创名词“无(前)陶新石器时代”,而早期西方考古学新石器时代是见陶认定的.

  农作发生前远古田野资料目前是不够的,人类迁移研究还不算很清楚.但农作发生后好一些.农作发生是古人类生产力最大的一次跃进,适于农作的渔猎采集文化地带相对变成了近乎无人的可开拓空间.西方研究者发现农作有一个平均扩展速度,大约是每年一公里,同时也伴随了种族的扩张.当然游牧也是古人类生产力大的跃进,但游牧发生于何时还不很清楚,有人认为比农作还早,但几乎没有证据.游牧生产力比较有效时是在马的训育之后,这就比较晚了.游牧民族显著增殖至影响历史已到西方古史的雅利安时代.

  人类同源不能证明文明同源,对东亚来说就是不能证明文明西来.简单的说,地球文明就是由农作聚落(无例外的)开始进化产生的,距今三四万年前东亚已布满渔猎采集的现代智人(“布满”这个角度以渔猎采集生产力地域资源载人量看),他们没有历史文明概念上的任何文明要素(或者说没从非洲带来,其它大洲也一样),全球此时也没有农作.未期冰河期结束(距今一万二至一万三千年)东亚几乎与西亚同时开始起源农作向文明进化.且不说东西亚主要农作品种完全不同,按西方研究者的农作平均扩展速度算也差了几千年(或再传播至美洲大陆更要一万五千年以上),坐等西来文明是赶不上趟的.而这个农作平均扩展速度数据对欧洲田野考古资料是非常符合的(白说,本来是据其计算的).实际上东西两个农作文明向东向西推进下,撞击点交汇于波斯和印度.有时会想一个问题,萌发起创造了现代文明的欧洲人为何没有起源农作和文明.

  人类“文明后”的迁徙发生了变数和复杂性了,没有大规模战争与种族征服时迁移扩散基本还与之前相同.显著变化出现在西方铁器普及、东亚青铜器普及时代,武器杀伤力的增加和战争艺术进步是两种主要因素.但“文明后”武器杀伤力的增加和战争艺术进步后的迁徙已不涉及几个主要文明的起源判断.

2019-06-27 06:57:0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