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山流水》这篇文言文写作时的历史背景.这篇文言文是春秋时-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杜术的问题

  求《高山流水》这篇文言文写作时的历史背景.这篇文言文是春秋时期的,谁能描述一下那那个时候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关系,

  求《高山流水》这篇文言文写作时的历史背景.

  这篇文言文是春秋时期的,谁能描述一下那那个时候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关系,

2回答
2020-10-22 03:3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传文

  古筝曲《高山流水》产生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当时,各种学派林立,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在音乐领域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音乐家,有“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乐教秦青,还有悲歌击筑的高渐离等.而伯牙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古琴大师,他琴艺高超、志趣高雅.荀子曾对他做过这样的评价:“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其中《高山流水》就是伯牙的代表作..关于《高山流水》产生还有一个动人故事:有一次伯牙乘船到外旅行,中途突然下起小雨,他就停船到江边避雨,看着雨水打到江面的美丽景色,他琴兴大发,就在岸边弹奏起来.这时樵夫子期走了过来,听到伯牙用琴声表的心意.,钟子期就赞叹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又徐奏一曲,子期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大惊,推琴而起,连连施礼告罪说:“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负了天下贤士?”并主动提出与钟子期结为异姓兄弟,相约第二年中秋再到此地相会.到了第二年,余伯牙如约赴会,等了很久,还不见钟子期,后来才知钟子期已于几个月前因病去世,余伯牙顿时“五内崩裂,泪如泉涌,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大哭之后,余伯牙在钟子期坟前抚琴吊唁.哀曲奏毕,余伯牙想,从此再无知音,琴瑟又对谁弹?于是便用力一摔,将琴砸得粉碎,这就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后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020-10-22 03:39:20
李传文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2020-10-22 03:42: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