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和春秋时期,大夫和诸侯国国君关系的区别,和变化.重点-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费新元的问题

  战国时期和春秋时期,大夫和诸侯国国君关系的区别,和变化.重点是,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中,君主和大臣,关系的变化

  战国时期和春秋时期,大夫和诸侯国国君关系的区别,和变化.

  重点是,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中,君主和大臣,关系的变化

1回答
2020-10-22 23:3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常乐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具体分界点我还不是很清楚,姑且从秦朝所在的战国时期为分界吧,战国之前,当朝君主也就是周天子,他的下面分封为各个诸侯国,这些小的诸侯国国主每年都要向周天子进贡,问候等等,周天子一声令下,各诸侯国必须服从,这时期诸侯国国主的称呼为什么公,什么伯,如齐桓公,鲁庄公等等.这些诸侯国的国主下属为卿和大夫.无论是诸侯,还是卿,大夫等.他们都是采用分封制,周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奴隶.前三者是通过分封土地而成为当地的统治者.到了战国时期形式就基本改变了,各诸侯国的国主基本不再把周天子放在眼中了,有点礼貌的国主每年也就是向周天子请个安,问个好什么的,脾气大的国主干脆自己称王,比如齐襄王,赵某王,燕某王等等.当然后者这些王把前者有礼貌的肯定是干掉了.通过诸侯国国主的称呼,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状况是:周天子

2020-10-22 23:38:3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