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名历史故事要真的-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方雄的问题

  唐朝有名历史故事要真的

  唐朝有名历史故事

  要真的

1回答
2020-10-23 05:5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费爱国

  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时候,所以他小时候就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这也许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坚定的性格.他小时候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

  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弄得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目瞪口呆.武则天得知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备加喜欢.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为临淄郡王.

  在奶奶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懦弱无能,结果朝政大权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崇俊被杀.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纵容.公元710年,中宗暴死.然后,韦皇后便想学习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

  没有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便抢先发动了兵变,率领御林军万余人攻占了皇宫,把韦皇后一派全部消灭.然后,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但父亲李旦也和中宗一样是个软弱的皇帝,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他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权.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

  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开始她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还年轻,但后来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断之后,就开始防范他.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太子,更不能继承皇位.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废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为自己以后做女皇帝开路.

  到公元712年,太平公主借助天象,散布流言,言太子不利于君主,将要夺位.她本以为睿宗会对李隆基有所提防,但由于睿宗厌倦了做皇帝的生活,却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但是太平公主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睿宗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在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唐玄宗虽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所以,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在这方面唐玄宗还是有伯乐眼光的.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都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著名大臣.

  姚崇办事果断,他因为向唐玄宗提出了十条建议而被器重,做了宰相.十条建议包括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唐玄宗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议执行了.对于皇亲国戚,姚崇也不进行照顾.当时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姚崇奏请玄宗批准后,惩办了王仙童.

  姚崇还主持了开元初年的对蝗灾的治理工作.当时在黄河的南北地区都发生了严重蝗灾,蝗虫飞起来遮天蔽日,对庄稼的破坏异常严重.姚崇深知如果不能及时消灭蝗虫,不仅会导致经济的重大损失和百姓的灾难,而且对于国家稳定也至关重要.他亲自指挥,下令各郡县要全力以赴消灭蝗虫,有功的进行奖励.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蝗灾没有再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

  姚崇之后是宋璟,他也很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虽然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决不徇私枉法,相反,对自己的亲属还更加严格地要求.一次,他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的选拔时,对主考官说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关系,希望能予以照顾,弄个好官儿做做.结果被宋璟得知后,不但没有给他说情,反而特地关照吏部不给他官做.

  张九龄是广东人,当时的广东被称为岭南,还不是发达地区,犯罪的人也经常被流放到那里,以示惩罚.所以在人们眼里,那里是荒凉、艰苦的地方.出身于广东的人由于历代在朝中做官的很少,所以那里出来的人很难在朝中做到宰相这么高的官.但是张九龄却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华被玄宗相中.

  张九龄在做宰相之后,也像玄宗那样看重人的品德和才干,而不是看重其背景.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时,他一直主张要公正选才,量才使用.同时,对于玄宗的过错,他也及时地指出,加以劝谏,不因为玄宗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就隐瞒实情.

  唐玄宗不仅慧眼识贤相,还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他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第一,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政府支出.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这本是唐太宗时期的一种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监督朝政.到了武则天主政之后,提拔了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做宰相,有的事不敢再公开,因此将这种制度也就废除了.第四,重视县令的任免.唐玄宗认为郡县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国家形象.所以,玄宗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

  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是他能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唐玄宗不仅对内政进行有效的治理,对于边疆也进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将原来丢失的领地重新夺了回来.

  早在唐玄宗即位之前,北方边境已是危机四伏.在武则天做皇帝的初期,即公元68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的李尽忠利用当时的民族矛盾,煽动部下反叛唐朝,而且攻占了营州.武则天派兵反击,结果失败.此后,在公元703年,安西地区的碎叶镇也被突厥攻占,致使丝绸之路最后断绝,严重影响了唐朝的声誉和外贸经济.

  北方的领土在唐朝初年曾经统一,而且设置了单于、安北都护府,分别管辖长城内外到贝加尔湖的广阔地区.到了武则天主政以及做皇帝时期,突厥人经常骚扰边境,还攻占了蔚州(今河北蔚县)和定州(现在河北定县),迫使唐朝将安北都护府南迁.

  为了重新统一北方,唐玄宗采取了很多措施,为收复北方领土做准备.这主要是对于兵制进行了改革.原来的府兵制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致使农民逃亡,影响了军队的兵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对于军事不太重视,到了唐玄宗做了皇帝时,士兵逃跑现象极为严重,军队战斗力也很低,无法和强悍的突厥军队抗衡.

  在公元723年,即开元十一年,唐玄宗接受了宰相张说的改革主张,建立雇佣兵.从关内招募到军士十二万人,充当卫士,这就是“长从宿卫”,也叫做“长征健儿”,这次改革是从府兵制到雇佣兵制的转变.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玄宗将这种制度推广到了全国.这种制度使原来的

2020-10-23 06:02:4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