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语的演变过程】
越南语的演变过程
【越南语的演变过程】
越南语的演变过程
越南的官方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主要分布于越南沿海平原越族(也称京族)聚居地区.使用人口有5000多万.中国广西防城县沿海京族聚居地区约有1万人使用越南语.
关于越南语的谱系分类,自20世纪初起,便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语言学者如H.马伯乐(1883~1945)等,主要根据越南语音节有固定声调,单音节词占大多数,以及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等情况,认为越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或汉藏语系中独立的一支,另一些语言学者如W.施密特(1868~1954)等,则根据越南语中有大量与孟-高棉语同源的基本词汇,而且语法结构与孟-高棉语基本相同等情况,认为越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现代越南语言学者逐渐倾向于认为越南语属南亚语系.
越南语主要有北部方言、北中部方言、南部及南中部方言,以北部河内方言为标准语.其余两种方言有部分语音的变异,但语法结构相同,词汇差异不大,可以互通.
越南语语音包括单元音11个,辅音25个,构成162韵;辅音韵尾有-m、-n、-□、-p、-t、-k等音.各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声调起区别词义的作用.标准语有平声、锐声、玄声、问声、跌声、重声6个声调.但在北中部和南部及南中部两种方言中各有5个声调.六声又可分为平、仄两类,平、玄两声为平,其余四声为仄,用于诗律.
越南语是一种孤立语,以不变的根词的词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关系.句子的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和补语在动词之后,名词修饰语一般在名词之后,但数词、量词修饰语在名词之前.词序或虚词改变后,语义也随之而变.
越南语构词的主要特点是每一个音节常常是一个有意义的单位,可以独立使用;这些单位又可作为构成多音节词的基础.绝大部分多音节词是双音节.在殖民主义统治时期进入越南语的法语词语(主要是科技词语)继续保持其原有的音节.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越南语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不断地直接借用或改造使用大量词语.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占相当大的比重.
10世纪以后,出现了越南古代文字──字喃.它是一种方块字,部分借用汉字,部分使用汉字中会意、形声、假借的方法构成.例如“□□”(M□ttr□i,太阳);“□陵”(M□ttr□ng,月亮).13世纪以后,出现用字喃写的诗歌,大量作品流传至今.阮攸(1765~1820)的《金云翘传》是字喃诗歌的代表作.17世纪,欧洲传教士制定了拉丁化的越语拼音方案,用于布道.1649~1651年间A.de罗德在罗马出版的《越葡拉丁词典》和用拉丁化越南文写的《八天讲道法》被认为是越南语拉丁化拼音的开端.拉丁化的越南文已成为越南人民获取文化知识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