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看下面的资料,说说《拿来主义》一文的现实意义,你认为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最大障碍和困难是什么。资料一:《拿来主义》的写作背景《拿来主义》最初发表于1934】
参看下面的资料,说说《拿来主义》一文的现实意义,你认为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最大障碍和困难是什么。
资料一:《拿来主义》的写作背景
《拿来主义》最初发表于1934年6月7日的《中华日报·动向》上。在此之前,在文化界就展开了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有人主张“全盘西化”,有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人固守旧的文化,反对学习世界先进文化。1934年新年,有十名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该《宣言》慨叹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的政治形态、社会组织和思想的特征几乎丧失殆尽,宣称为了维护中国特征,必须开展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又大肆鼓噪尊孔读经。
资料二:鲁迅《坟·看镜有感》一文节录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无论从哪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已经先失了活气了。
资料三:鲁迅《关于知识阶级》一文节录
这样的害怕,一动也不敢动,怎么能够有进步呢?这实在是没有力量的表示,比如我们吃东西,吃就吃,若是左思右想,吃牛肉怕不消化,喝茶时又要怀疑,那就不行了,——老年人才是如此;有力量,有自信力的人是不至于此的。虽是西洋文明吧,我们能吸收时,就是西洋文明也变成我们自己的了。不衰弱的知识阶级,尚且对于将来的存在不能确定;而衰弱的知识阶级是必定要灭亡的。从前或许有,将来一定不能存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