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吴兢不改史翻译著作郎吴兢撰《则天实录》,言宋璟激-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江林华的问题

  【初中文言文吴兢不改史翻译著作郎吴兢撰《则天实录》,言宋璟激张说使证魏元忠事.说修史见之,知兢所为,谬曰:“刘五殊不相借!”兢起对曰:“此乃兢所为,史草具在,不可使明公枉冤死者.】

  初中文言文吴兢不改史翻译

  著作郎吴兢撰《则天实录》,言宋璟激张说使证魏元忠事.说修史见之,知兢所为,谬曰:“刘五殊不相借!”兢起对曰:“此乃兢所为,史草具在,不可使明公枉冤死者.”同僚皆失色.其后说阴祈兢改数字,兢终不许,曰:“若徇公情,则此史不为直笔,何以取信于后!”

1回答
2020-10-24 14: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白真龙

  武则天晚年有两个宠臣,一个叫张昌宗,一个叫张易之.二张恃宠骄横,宰相魏元忠很气愤,就对武则天说他们是小人,不该把他们留在身边.

  二张知道了这件事,担心武则天死后,魏元忠要处置他们,因而对魏元忠怀恨在心,便诬陷魏元忠有不忠于武则天的谋议.武则天遂下令逮捕了魏元忠.

  为了置魏元忠于死地,张昌宗暗地里诱逼凤阁舍人张说,让他出面作证,就说自己亲耳听到过魏元忠的言论,事成之后,报以美官.张说当时就答应了.

  一天,武则天传召张说.在他进宫之前,同为凤阁舍人的宋璩劝他说:“名义至重,鬼神难欺,可万万不能伙同小人陷害君子呀!”张说听从了宋璨的话.

  在武则天问及此事时,张说如实禀告,说自己没有听到魏元忠说过不忠于武则天的话,是张昌宗逼迫他让他诬陷魏大人.结果,魏元忠得以免死,张说被流放岭南.

  文馆学士吴兢在撰写《则天实录》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上了这一段历史事实.

  武则天死后,张说又回到朝中.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起,张说一直担任宰相等要职,并兼修国史.他看到这段记载后,觉得尽管符合事实,但有损自己的形象,所以就动了改史的念头.

  张说知道这是吴兢写的,却故意说:“刘五(即史学家刘知几)太不相容了!”

  吴兢站起来说:“这本是我写的,这段史文的草稿都在,您怎么能错怪死去的人呢?!”他说这话时,与他在一块工作的史官们都惊得变了脸色.

  后来张说又请求吴兢改动几个字.吴兢就是不答应,他说:“假如顺从您的请求,那么这部书的笔法就不能算作正直的,怎么能够让后世相信呢?!”

  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董狐说过,作为一个史官,最重要的就是诚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是对后代人的欺骗.他认为史官的职责就是记录真实的历史,决不能为了个人私利改写史书,否则就丢掉了作为一个史官应有的节操.吴兢同董狐一样,也是一位诚实正直的史官.

2020-10-24 14:27:4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