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四岁半,爱哭-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晶然儿的问题

  儿子四岁半,爱哭

  平时和小朋友玩,他要看玩别人的玩具,人家不让玩,他就会哭,或是小朋友说他你不要看我的书,他当场就哭,这种类似的事情很多,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1回答
2016-05-05 02:4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王文革

  这个哭的行为是一种求助,想获得身边亲近的人的支持。形成的原因很简单,多数是大人在教养的时候对孩子的求助行为响应及时,同时行为指向对对方的责难,所以孩子行为一种替代攻击/惩罚的心理反应模式。少数是孩子的气质易感,退缩,倾向于依赖外界支持。

  这个行为小时候大人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大了就有些发烦,同时也容易让大人“丢份儿”,所以大人也有让其改变的愿望。

  首先,改变以前的应对模式。在相应速度上可以保持原状,但指向要改变,改变为对孩子自己或者对需求物体的解释性关注。这个解释性关注如果是指向于人,则可以是说服,比如要分享,要遵守先来后到,要学会寻找自己玩的项目等规则,目的是消除孩子对其他侵犯人的不满,而指向自己如何做更合适。如果是指向于对物体的需求,则可以用其他替代的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建立一个对孩子而言价值/兴趣/需求等值的一个活动或者寻找到这个问题。如果孩子过于纠结,带离开来也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也这样,则可能是大人和老师的过紧心理距离被孩子获知,孩子向老师表达前面的求助。可以让老师完成上面的说教和处置,也可以严厉一些。

  由于他只是向亲近的人求助,但身边没有特别亲近的人的时候,他会收敛很多。这不是说让你把孩子交给陌生人带就会好一些,而仅仅是提示你这个行为的发生的环境条件。当然,如果带孩子的人多了,孩子的心理兼容空间会增大,求助行为会缩减。

  有的家长在这个情境下比较烦躁,直接惩罚对方或者自己的孩子,这个行为只会加剧孩子当前的反应模式,最好不要用。

  形成一种模式时间可能不长,但改变却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要各个监护人能意识到孩子这个行为形成的原意和依存条件,每个人的对策都会很灵活,养成新模式的过程也会相应缩短。

  祝你成功!

2016-05-12 16:54:4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