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得到黄绿色气体.甲、乙两个同学分别采取上述反应原理,各制取一瓶氯气,并用其验证Cl2与水反应产物的性质.甲、乙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得到黄绿色气体.甲、乙两个同学分别采取上述反应原理,各制取一瓶氯气,并用其验证Cl2与水反应产物的性质.甲、乙同学采用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
(2)对于乙同学的实验装置,要停止实验,其操作顺序是______.
①停止加热 ②取出集气瓶盖好 ③将导管加装防倒吸装置后伸入到烧碱溶液中
(3)甲、乙两同学分别向收集到的氯气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分成两份,均做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①加品红溶液溶液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②加入NaHCO3粉末有无色气泡产生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请你填写下表,评价甲、乙同学实验①、②的结论(填合理或不合理):
实验序号甲乙①②若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4)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均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甲、乙两同学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混合,加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实验c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