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物理预习提纲或习题(要带答案)如题要初二上学期的哦要学-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庞士宗的问题

  初二上物理预习提纲或习题(要带答案)如题要初二上学期的哦要学习的提纲哦还要典型的题而且要有答案的!主要是声的!

  初二上物理预习提纲或习题(要带答案)

  如题要初二上学期的哦

  要学习的提纲哦还要典型的题而且要有答案的!主要是声的!

1回答
2019-07-09 00: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程序

  1甲乙两人相距120m,两人距高大光滑的墙壁均为80m,现甲敲一下手中的鼓声,乙先后听到两声鼓声,求乙听到敌意声鼓声与乙听到第三声鼓声之间相隔多长时间?

  2在平直双轨铁道上,甲乙两列车以大小相同的速度相向行驶.甲车鸣笛后5s,乙车上的人听到,再过40S,两车恰好相遇.求两车在鸣笛时的距离?

  1,第一题是不是问第一,二声相隔时间?

  如果是,答案应该是0.235秒

  因为声音传播第一条路径长120米,第2条长200米,相差80米

  80/340=0.235

  2,设火车速度为x,

  340*5-5x=2*40x

  得x=20

  鸣笛时的距离:340*5+20*5=1800米

  下雪后四周特别静,是因为雪地吸声造成的.这是因为雪落在地上比较松软,中间有许多的空隙,声音一旦进入里面后,反射出来的很少,所以声音就小了.为什么反射出来的少就声音小呢?这和人在房间内说话时声音大,而在旷野里说话声小的原因一样,声音大是因为反射回来的声音多和原声加在一起就显得大了.

  一个硬币掉在地上会发出声音,风吹树也会发出声音,所以声音一定要有发声的源头——声源.声源的振动通过介质传到人的耳朵.拉着一条绳子的一端上下振动,整条绳子都会振动起来,所以声源的振动应该也是使介质振动起来,传向远方.

  请你根据上诉猜想设计两个小实验,看上诉猜想是否正确.

  1、把电铃密闭在玻璃罩中,不通电,就没有声音,通电了就发出声音.说明声音必须要声源的存在.

  2、以上装置中,给电铃通电,把玻璃罩内空气慢慢抽掉,声音慢慢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说明声音的传播确实需要媒介(这里是空气).

  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两种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

  ①两种电荷规定: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提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以利用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电相斥)及验电器.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1.导体和绝缘体:

  ①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②提示: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碳(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等.

  2.电流:

  ①电流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③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有电源和闭合电路(通路).

  ④电源:能够提供持续供电的装制叫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直流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⑤提示:电流的方向除了规定以外,还要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及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等化学电池及发电机.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使正级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绝对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源.

  3.电路:

  ①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③电路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用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④提示:第一,要求会画各种电路元件规定的符号.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导线是直线,弯折处一般成直角;各元件连接紧密,分布合理,无断离;导线交叉连接处要注意打上黑圆点.第二,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求: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相应的元件的接线柱上,避免导线交叉;认真检查,电路图和实物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要一致,连实物时,可采用“先干路后支路法”或“先通一路后补充法”均可.

  4.电流:

  ①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②单位:安培.1A=1C/s.其它单位有毫安和微安.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③I=Q/t"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量,"t"表示时间

  ④测量仪器:电流表.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3A和0.6A,最小刻度分别是0.1A和0.02A.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要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线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⑤实验及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5.电压:

  ①定义: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压用符号“U”表示

  ②单位:伏特,用“V”表示.其它单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③常见电压:1节干电池1.5V,铅蓄电池每个2V,家庭电路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④测量仪器:电压表.实验室用的电压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和0~15V;接0~3V时每大格为1V,每小格为0.1V;接0~15V时每大格为5V,每小格为0.5V.

  电压表使用时:①电流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测出电源的电压值.

  ⑤实验及结论:串联电路中U=U1+U2,并联电路中U=U1=U2.

  6.电阻:

  ①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符号是“R”

  ②单位:欧姆.1Ω=

2019-07-09 01:01:1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