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康湛莹的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材料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秦始皇比孔子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1回答
2019-07-10 23:5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郭灿新

  本题是历史阐释题,题干要求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首先,依据材料表格中的孔子思想选择一个观点确定主题,依据材料可以得出两个主题,一是孔子的道德观;二是孔子的法治思想.然后对这两个主题进行史料解释.如选孔子的道德观,解释时可从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等方面分析;如选孔子的法治思想,解释时可从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主题作出历史评价,如孔子的道德观,历史评价是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孔子的法治思想,历史评价是孔子看到了的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的例证.

  故答案为:

  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

  史料解释: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

  史料解释: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

  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的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的例证.

2019-07-10 23:54:4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