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马楠的问题

  试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试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回答
2019-07-12 08:2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孙云莲

  (一)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经济发展来支持的,它要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因

  此一般来说,各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水平

  不足,使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人们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往往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

  保障水平过高又会加重在业者的负担,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会使一些人成

  为躺在国家身上的懒汉,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建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应很

  好地吸取其他国家通过几十年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

  ,必须保持较高的积累水平,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可能很高

  ,一般来说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另外,社会保障与所有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

  相关,具有很强“刚性”,易上难下,在这方面我们一定不能再走“福利国家”开始

  大包大揽、继而骑虎难下的老路.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但人口却先于经济出现了老

  龄化的趋势,这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十分不利的.

  (二)社会保障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

  社会保障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因

  此,从理论上说,它应该是公平的,一视同仁、无歧视地对待所有的公民.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键是处理好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但又不是截然对立的,一个经过精心设

  计的制度,可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使公平和效率可以同时得到适

  度的发挥.这里说的公平,不是数量上的完全相等,而是权力的平等,是法律面前的

  平等,是机会的平等.按劳分配也是公平,分配的公正、合理、公平,可以激励劳动

  者,提高效率,进而达到更高水平的公平.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这种分配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些“按需分配”的性质,但一定要适度,要避免因分

  配不当造成的鼓励懒惰机制.对生活困难者的救助,要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为目标

  .社会保险的待遇和给付标准,既要与个人保险金的缴纳水平和缴纳时间长短挂钩,

  又要体现社会互济的原则,既要切实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又要有利于激励广大

  在职职工的积极性.

  所谓公平与效率统一,在社会保障中还应体现在公民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力与缴纳

  费用的义务对等.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力,应该与社会贡献及交费水平对等,而不

  应该受行业、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保险是由单位和个人共

  同负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强制储蓄”,对于这种社会保障,必须坚持

  义务与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多储蓄多收益.

  (三)社会保障制度要法制化,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社会保障的法制化,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权力和

  机会的平等,同时也为社会保障的具体操作提供法律依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一定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社会化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要求有可以自由流动的人才市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是统一的,

  不能以行业或地区进行分割.社会保障的立法权应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保障

  制度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要统一,并要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及各级分

  支机构,社会保障的具体制度制定和行政管理由各级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依靠基层政

  权组织形成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将目前各部门、各单位分散管理逐步转变为

  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将目前各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性工作转变为社会化服务.

  社会保险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以财政为后盾,但社会保障基金与财

  政资金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其资金的使用不能混同于一般财政资金,必须实行基金管

  理,坚持专款专用.由于它是一种政府行为,所有收支都应列入国家社会保障预算,

  结余资金投资于风险性最小的国家债券,以使其保值增值,不得直接用于弥补财政赤

  字或进行风险性投资.一旦基金出现赤字,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可以向财政借款解决

  .

  (四)适应我国二元经济的现状,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改革和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从我国二元经济的实际出发,我国已有的社

  会保障,一方面是国有单位职工享受着很高的保障和福利水平,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村

  人口的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几乎完全依靠个人和家庭.可以说是一个“跛腿”的巨

  人,一条腿很长,另一条却很短,虽然从长远看,我们必须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但在目前阶段则应从实际出发,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改革和完善包括全

  体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体系,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想

  从各国的经验和我国过去的实践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每个层次的目标不同,保障对象不同,资金来源和管理办法也不同.

  第一个层次是社会救助,这是国家对无生活来源、无家庭依靠并失去工作能力的

  人以及收入在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个人和家庭的一种无偿救助,这是最低层次的社会

  保障,一般来说,这种保障对象的人数不多,并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减少.这是

  一种无偿的社会保障,体现了国家和全体纳税人对弱者的无私的社会救助,当然,这

  种社会救助只能以最低生活需要为目标.其资金来源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

  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保险,这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组成部分,覆盖对象是人口的最主

  要部分――全体劳动者,当劳动者在年老、失业、疾病、伤残以后,能通过社会保险

  制度获得一定的收入补偿,保障基本的生活需要.其资金来源一般采取个人和单位共

  同负担的办法,参加者得到的保险金给付水平与其过去年代所缴纳的保险金多少、时

  间长短正相关,既要体现社会互济,又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第三个层次是社会福利,指国家或国有单位免费或低价为职工提

2019-07-12 08:24:2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