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渝的问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二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

  1913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无

  4

  2

  1

  2

  1

  联合收割机

  无

  4

  2

  1

  1

  1

  煤炭

  6

  6

  6

  3

  3

  2

  电力

  15

  10

  7

  4

  3

  2

  石油

  2

  3

  2

  1

  2

  1

  钢铁

  5

  5

  5

  4

  3

  2

  水泥

  6

  8

  7

  5

  4

  3

  机床

  无

  12

  6

  5

  2

  1

  

  材料三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

1回答
2019-07-13 10:5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道恺

  (1)(1)措施:农业集体化。积极意义:为苏联发展重工业提供资金和廉价的农副产品,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消极意义:从农民身上收取的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不协调。

  (2)影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执行计划性指令,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目的: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渡过经济危机。本质:都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干预。

  略

2019-07-13 11:00:5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