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阅读右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材料二: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右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二: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康有为认为“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严复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引自八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四:“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民族独立的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民主共和的问题,第三个,人民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五:……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谟克拉西(Demci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
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寒两先生,闹了多少蓽,流了多少血,德、寒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一一陈独秀《<新嗇年>罪案之答辫书》
(1)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1860年开始的这场运动的名称叫什么?这场运动的主张(或口号)是什么?
(3)康有为、严复以上言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根据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的,它指导了什么革命?材料五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它是什么运动的口号?
(5)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