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梁斌的问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甲:如图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如图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1回答
2020-11-01 19:1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石敏超

  (1)“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制”这一角度答题.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从而更能探讨20世纪初妇女解放情况.

  (2)可以从材料乙中“因为等级觉慧和鸣凤不能在一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重.材料丙中李淑欣则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从而反映结论①.

  (3)主要探究了史料的价值.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材料丙则出自大公报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史料价值更高.

  (4)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论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妇女解放的影响上来.

  故答案为:

  (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对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面,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2020-11-01 19:10:5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