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我想要每一课的主要内容,还要有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最好都有,我希望各位尽您最大的努力完成此项内容,谢谢~~^^第一课应该是辽阔的疆域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我想要每一课的主要内容,还要有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
最好都有,我希望各位尽您最大的努力完成此项内容,谢谢~~^^
第一课应该是辽阔的疆域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我想要每一课的主要内容,还要有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最好都有,我希望各位尽您最大的努力完成此项内容,谢谢~~^^第一课应该是辽阔的疆域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我想要每一课的主要内容,还要有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
最好都有,我希望各位尽您最大的努力完成此项内容,谢谢~~^^
第一课应该是辽阔的疆域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东9区)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东5区)时差4小时多.
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热量丰富,南北相差近50个纬度,致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我国东临太平洋,使东部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业生产,还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又由于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与各国交往.西靠亚欧大陆,陆上交通便利,现已开辟了横贯东西的亚欧大陆桥,可直接与各国直接往来.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东西跨度大,当东部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阳光的时候,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两地存在着晨昏差异
南北跨度大,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存在着季节差异.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最大岛)、海南岛、舟山群岛(最大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约有12.95亿人口(2000年),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大致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三)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喜马拉雅山脉-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东南走向的有3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暖温带)、东南丘陵(亚热带)等.
(四)气候
l.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50OC.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