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过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相庆的问题

  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过程

1回答
2020-11-04 05:2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柴苍修

  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是最主要的分裂方式.

  分裂分式可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中典型的是减数分裂.

  (一)有丝分裂的特点:分裂时,在光镜下可见到细胞内的细丝,故称有丝分裂.

  (二)有丝分裂的分期: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细胞变化过程,常将其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通常又分为G1期、S期、G2期.

  分裂期:通常根据形态变化将分裂期又分为四个期:即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各期之间

  没有截然的界限,只是人为地分成了四期.

  (三)分裂间期的具体变化:

  1.G1期: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期,为DNA的合成做准备.【主要为DNA的复制提供模板RNA】

  2.S期:DNA的复制.

  3.G2期:有活跃的RNA和蛋白质合成,为纺锤丝{一种微管蛋白}形成等做准备.

  分裂间期在一般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期间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的合成,在整个细胞周期中

  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

  (四)分裂期的具体变化:

  1.前期:分裂的开始.

  (l)细胞核出现染色体[染色质高度螺旋]

  (2)细胞核内核仁逐渐解体

  (3)细胞核的核膜逐渐消失

  (4)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2.中期:

  (1)此期核膜、核仁完全消失.

  (2)【动物细胞】中心粒已分向细胞的两极,发射出星射线并穿过细胞中部,将染色体更致密、更

  明显,并移至细胞板附近,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

  【植物细胞】纺锤体发射出纺锤丝,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更致密、更明显,并移至赤道板附

  近,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

  (3)从细胞的一极观察时,染色体排列成放射状,每一染色单体的着丝点处都有纺垂体微管(称纺

  垂体纤维【植物细胞】)或星射线(【动物细胞】)附着.

  3.后期:

  (1)排列在赤道板上所有纵裂的染色体已于着丝点处完全分离,成为两个染色单体,各染色单体受

  纺垂体纤维(或星射线)的牵引,逐渐移至细胞的两极,所以分到细胞两极的染色单体与原来

  染色体的数目相等.

  (2)此时相当赤道板部位的“细胞膜出现环状缩窄”【植物细胞】或“出现细胞板”【动物细

  胞】,细胞质开始分裂.

  4.末期

  (l)细胞拉长,细胞膜进一步缩窄,逐渐将细胞质分体,纤维或星射线也随之消失,两个新的子细

  胞形成.

  (2)与此同时,已进入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子解螺旋化,逐渐松开,变成染色质,两个子细胞核

  形成,核仁又重新出现.

  (3〕至此,细胞完成有丝分裂全过程,并进入下一个细胞间期.

  (五)内容提要:

  因为细胞在分裂时,光镜下可见到细胞内的细丝,故称为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大体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见图一)

  有丝分裂中包括很多变化,如DNA、染色体(与着丝点的数量一致)、染色单体等.

  下来就将总体变化列表比较一下:(见图二)

  染色体、着丝点的数量变化图像(如图三)

  DNA的数量变化图像(如图四)

  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图像(如图五)

2020-11-04 05:26:4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