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I:生物技术与实践模块]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苗瑜的问题

  【[选修I:生物技术与实践模块]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

  [选修I:生物技术与实践模块]

  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实验。实验原理是把长有数百个菌落的细菌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母板上的菌落“忠实地”—接种到不同的其它培养基上。

  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

  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首先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合链霉素的平板a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茵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b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c上。经培养后,在平板c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第二步:对培养皿b和c进行比较,在平板b上找到与平板c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第三步:把平板b上与平板c上菌落相对应的一个部位L的菌落挑至不合链霉素的培养液d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e上。

  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l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____,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2)从培养基的功能上看,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若在培养皿的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则培养皿中长出的菌落颜色表现为___________。

  (3)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结构上,在基因工程中,该结构常被用作运载体。

  (4)c、g、k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C培养皿中的菌落比a、b中的菌落少很多,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答
2020-11-05 07:1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万加富

  选修I

2020-11-05 07:16:1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