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年级语文《雷雨》课件-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鲲的问题

  小学2年级语文《雷雨》课件

  小学2年级语文《雷雨》课件

1回答
2019-07-30 00:4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兰淑丽

  18雷雨

  一、教材简说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旁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1)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2)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4.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个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二)朗读感悟

  教学本课时,要积极挖掘教材,抓住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

  从以上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点?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研读,读后交流朗读体会.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1)“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2)“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3)“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4)“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越下越大越()越()

  一动不动一声不响一()不()

  2.“你一言我一语”.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了,()也()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实践活动

  1.创造情境,以“我为你广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学气象员向市民广播天气预报.“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向气象台咨询不明白的问题.

  2.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课件引入,初步感知

  1.课件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雷雨的了解.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识记.

  2.同桌互助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玩游戏“采蘑菇”,全班交流识字:你认识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引导学习独立识记有困难的字,共同来采摘“蘑菇”.

  4.读读、想想、画画.全班交流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

  5.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段落,纠正丢字、添字和读破词、句的现象.

  (三)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自读、指名读、仿读、小组读),让学生感悟雷雨前的天气变化:乌云很厚很低,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刮起大风,树枝乱摆,蜘蛛逃走;接着又电闪雷鸣.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2.再次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或课件,引导观察,细读感悟雷雨中的天气变化:雨下起来→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变小.先按自然段读,体会句中的意思,再连起来读出雨中的变化.说说雷雨中的景象.

  3.展示课文第二幅插图或课件,引导想象:这时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你有怎样的感觉?练习读出雷雨后清新、洁净、充满生机的美.说说

2019-07-30 00:48:2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