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学期《岳阳楼记》一文练习十、创新阅读.嗟夫!予常求-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范培蕾的问题

  初三语文上学期《岳阳楼记》一文练习十、创新阅读.嗟夫!予常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

  初三语文上学期《岳阳楼记》一文练习

  十、创新阅读.

  嗟夫!予常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微斯人,吾谁与归?

  (1)、此段出自《岳阳楼记》,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我们曾学过他的一首词《》.

  (2)、“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哪两种人?

  (3)、此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回答)

  (5)、作者认为的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6)、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

  (7)、“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1回答
2019-07-31 08:0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黄晨灵

  范仲淹北宋渔家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设问、对比、引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最后一个自己发挥.

2019-07-31 08:01:4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