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计算公式希望各位为我提供很全面的浮力公式,相互可以来回转-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丁皓江的问题

  浮力计算公式希望各位为我提供很全面的浮力公式,相互可以来回转化的?

  浮力计算公式

  希望各位为我提供很全面的浮力公式,相互可以来回转化的?

2回答
2020-11-09 02:3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黄道君

  怎样做好物理浮力题无论是初学“浮力”,还是中考复习,都感到这部分内容越学问题越多,题目越做越难。经常在中考临近时还有很多好同学从各种渠道拿一些“浮力”习题来请我解答。对于该现象,我从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浮力问题是在力、密度、压强学习之后才引入的。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内容本身就在中考知识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学浮力有一定的难度就不足怪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并不知道中考的要求,所以感到难学就拼命解题。尤其是一些教师也认为题目越难越有成效,中考把握越大,不惜把一些超纲题、竞赛题也大量地给学生演练,弄得师生都不堪重负,这种高成本(指付出的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好“浮力”是否更好些呢?

  一、学好浮力的关键是把力、二力平衡、密度和压强的知识理解透彻

  因为浮力实际上是上述知识的一个应用。或者说是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来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其难度大、题型多就成为必然。

  例:如图,同一物体分别浸在不同的两液体中,受到浮力分别为F1和F2;物体底面受到两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压强分别为P1和P2,液体密度为ρ1和ρ2,则:F1F2,F1’F2’,P1P2,ρ1ρ2(皆填<,=,>)这里若立即用浮力的几个关系式去计算,实际上是不必要的,也十分困难。但若冷静地看到,物体在A、B容器中,都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漂浮和悬浮的特例),则立即可知F1=G物,F2=G2物,因此F1=F2;其次,联想到浮力是液体向上托住物体的力,该力本质上就是浮力,即F1和F1’,F2和F2’是同一个力,当然有F1’=F2’。根据压强关系P=FS,因为同物体底面积相同,压力相同,因此P1=P2。最后,可根据F1=F2有ρ1gV1=ρ2gV2牞因为V1<V2则有ρ1>ρ2。

  二、注意浮力问题中二力不平衡和三力平衡的问题

  一般来说,初中物理三力平衡的问题较少,目前正式出现在教材考纲上的为弹簧秤问题,对于这类题,一定要学会简单的受力分析,但不可任意去拓展。

  例:体积为1×10-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浮力为()牛,若物体受到的浮力重力的合力为20牛,则物体的重力为()牛。对于第一空,很容易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代入数据计算出浮力为9.8牛,但第二空,重力G与浮力方向正好相反,只有G>F浮,才有G-F浮=20牛,因此G=F浮+20牛=29.8牛三、浮力变化题首先注意因密度或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导致浮力变化。例如:某潜水艇从东海潜入长江,浮力是否变化?有的同学认为潜水艇处于悬浮态,故浮力不变,这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注意到V排不变,液体密度变小,故浮力变小。

  其次注意把物体放入盛有或盛满某液体的容器中,受到浮力问题是要十分当心的。因为盛有必须考虑盛满和未满两种情况。

  例:某物重10牛,轻轻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溢出2牛的水,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本题若轻易地认为F浮=G排水,就会立即得到F浮=2牛,但这仅仅是在盛满水的情况下的答案。若仔细分析“盛有”,要考虑到未满时,应在放物体后水位上升,先满再溢出,则浮力应大于2牛,而物体若最后漂浮或悬浮所受浮力最大,F浮=G=10牛,故答案为10牛≥F浮≥2牛。四、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综合题浮体问题这里主要清楚:1、轮船的应用(比如轮船的排水量、轮船的吃水线)2、潜水艇(知道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3、气球和飞艇(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空气浮力,即空气对气球等的浮力F浮=p空气gV球)总之,不要盲目做题,特别不要做大量难题,因为浮力并非中考中要求较高的知识点。浮力部分常见题型分析:1、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先后记下物体在空气中、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分别为G、F应用浮力的知识,计算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密度。

  F浮=G物-F… ①

  F浮=ρ水V排g …②

  由这两式,得V排=F浮/ρ水g

  =(G物-F)/ρ水g

  浸没时,V排=V物

  所以物体的体积V物=(G物-F)/ρ水g

  而密度ρ物=M物/V物=G物/gV物

  将上式物体的体积代入,得

  ρ物=G物ρ水/(G物-F)

  2、应用浮力知识,计算漂浮在水面的物体的密度。

  F浮=ρ水V排g…①

  F浮=G物=ρ物V物g…②

  浮力等于重力,①=②。

  ρ物V物g=ρ水V排g

  ρ物V物=ρ水V排

  若漂浮的物体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即V排=(3/5)V物,

  则物体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3/5,即ρ物=(3/5)ρ水。

  3、根据浮力的知识,计算液体的密度。

  (1)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

  先后记下物体在空气中、水中、另一种液体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G、F1、F。

  F浮=G-F1…①

  F浮=ρ水V排g…②

  ①=②V排=(G-F1)/ρ水g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和另一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但浮力不相等。

  在另一种液体中的浮力F浮1=G-F…③

  F浮1=ρ液V排g…④

  ③=④ρ液=(G-F)/V排g

  =(G-F)ρ水/(G-F1)

  (2)同一物体先后漂浮在水面上、另一种液面上。浮力相等。

  物体浮在水面时,物体有3/5体积浸入水中,V排1=(3/5)V物。

  物体浮在另一种液面时,物体有2/3体积浸入液体中,V排=(2/3)V物。

  F浮=ρ水V排1g… ①

  F浮=ρ液V排g … ②

  F浮=G物=ρ物V物g … ③

  由①、③得物体的密度。

  由②、③(或①、②),可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4、根据物体的浮沉情况,可比较物体密度或液体密度的大水。

  (1)同一物体分别浸在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分别处于漂浮、悬浮、下沉状态。

  漂浮时,ρ物<ρ液1

  悬浮时,ρ物=ρ液2

  下沉时,ρ物>ρ液3

  得ρ液1>ρ液2>ρ液3

  (2)三个不同物体浸在同一种液体中,分别处于漂浮、悬浮、下沉状态。

  按上方法,可比较出三个物体密度的大小。

2020-11-09 02:32:12
安振刚

  满意答案F浮=G排液=P液×g×V排液

  F浮是浮力,G排液是排开液体的体积,g=10N/kg,V排液是排开液体的体积

2020-11-09 02:32:5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