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直接关乎民生,阅读下列几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列几则数据为同一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出处的农业统计数据表二年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直接关乎民生,阅读下列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几则数据为同一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出处的农业统计数据
表二
年份粮食总量比上年增长1955-19563678.88.511956-19573855.04.791957-19583901.01.191958-19594000.02.54表一: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 表二:全国粮食总产量(单位:亿斤)
(1)1958年,在北京召开了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块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表一、表二中所展示的1958年农业增长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想了解1958年农业发展的真实水平,你倾向选择哪个表格作为研究资料,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1978年冬中山县的板芙公社四联大队二围生产队率先改革,到1983年全县3849个生产队实行大包干的有3737个,包产到户的有93个队,全县农业已基本实行了“包干”化。不少板芙家庭开始自主经营,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一亩甘蔗的效益相当于四亩水稻,板芙由此尝到甜头。
--根据《中山市志( 1979-2005)》和《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第一》
(2)材料中所讲的板芙“改革”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材料中板芙尝到的“甜头”有哪些?
材料三:中山正在积极打造特色效益农业,在过去5年全市共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推广项目44个,开发项目81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香蕉微喷灌技术、水产深层增氧技术和水果套袋技术,为全市香蕉、水产等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产品交易”,将民众总部区打造成华南区最大的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
在民众镇、坦洲镇等设立“台湾农业产业园”,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湾农业企业进驻。因出色的农产品质量,中山的农产品在港澳地区颇受欢迎,中山高度重视外向型农业载体建设。
--中国食品信息网
(3)根据材料三,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中山打造的新农业有哪些“特色”?
(4)根据上述几则材料,试概括促进农业发展有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