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发展主要分哪几个时期?如题.
美国农业发展主要分哪几个时期?
如题.
美国农业发展主要分哪几个时期?如题.
美国农业发展主要分哪几个时期?
如题.
我们的学习要结合社会实际,现在还是参考国家财政部的一篇文章——《美国农业发展现状》
一、美国农业发展特点
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0.6公顷.2012年美国的务农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2012年,美国的谷物总产量为3.63亿吨,人均占有量1160公斤.美国拥有巨大的粮食储备,谷物的结转库存占世界第一,近年来大致接近世界库存总量的1/3.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在美国的农业总产值中,2012年种植业占52%,畜牧业占48%.美国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巨大的份额.2012年,美国畜产品销售量为全世界第1位,其中牛肉占世界21%,奶占18%,蛋占12%.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处于世界最发达之列.这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更与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美国农业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农业法规和配套体系完善.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农业部在1862年成立的时候就明确定位“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美国农业全面支持政策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经过几十年的强化和发展,目前形成了庞大的农业政策体系,内容涵盖资源保护、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价格和收入支持、农业信贷、农业税收、农产品对外贸易等方方面面,但农业补贴始终是农业政策核心,在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高美国农业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是以小型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美国农场以家庭农场为主,公司型的农场越来越少.据统计,2007年属于公司性质的农场有96000个,合作农场为174000个,而家庭农场则有190万个.到2010年,美国的农场约有220万个,农场占地面积为9.2亿英亩,平均每个农场的面积为418英亩.美国220多万户的农场中,大约有350多万的农业劳动力,其余的是小孩和老人等,每个农场主平均经营400英亩的土地,大约等于2400亩.每个农场的劳动力平均为1.6个.2010年,美国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农场有88%是属于家庭农场,而生产的农产品占全美农产品生产量的79%.
三是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美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通过科学分化,使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分工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四是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更加提高,达到了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全过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当前依然在种植业、工厂化畜禽饲养、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目前美国农机的生产、科研部门正在研究推广把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使各种农业机械能更准确、迅速地实现耕地、播种、施肥、除草、除病虫害等作业.生产的机械化辅之以管理的科学化,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五是农业产销一体化.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在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美国把在工业部门中先发展而后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产业化经营.如在食品的产销系统,就包括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批发、零售以及餐馆等,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体系.
六是科技在农业生产应用广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美国高生产率的坚实后盾.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它始终保持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在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和利润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保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作为美国农业研究的基本目标.目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农业生物新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七是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农业资源,保持农业在国际上的可持续竞争力,美国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的推广和使用.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实施保护性耕作(按作物残茬覆盖量达到30%为标准计算)的比重,大豆已达到30%—40%、玉米也达到了25%.实际屯地表作物残茬覆盖量小于30%而接近标准的土地耕作面积远大于上述数.美国于1986年起开始实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本着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由政府补贴,农民实施10-15年的休耕还林、还草等长期性植被恢复保护,最终达到改善水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美国农业发展经验做法
美国从一个移民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农业大国,除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之外,国家政策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用农业立法保障农业的发展.在几十年里,美国国会通过了大量有关农业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国会农业立法是个辩论和反复磋商的过程,是各种利益集团互相让步的过程.立法是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实施农业计划的基础,后者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各项农业法律不仅规定了政府对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而且还规定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基本权限,政府行为只能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
据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官员介绍,美国自1933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至今,历经近80年的变迁,已形成以农业法为基础和中心、100多部重要法律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美国政府每5至6年就对相关法案进行更新.在法案的变迁中,政府既充分尊重市场运行机制的支撑作用,尊重农业生产发展的内在规律,又强调政府的功能与作用,使新法案由原来集中的政府对农产品价格和产量的控制逐步转变为对农户的价格补贴,从而保障了美国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政府对农业进行比较有效的宏观调控.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30年代严重的农业危机迫使罗斯福政府实行新的农业政策,开了经济干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