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初三上物理各单元知识点总结要人教版的】-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金光灿的问题

  【我要初三上物理各单元知识点总结要人教版的】

  我要初三上物理各单元知识点总结要人教版的

1回答
2019-08-08 13:1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林百松

  初三物理知识点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2、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增大,减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减小,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它是否运动.

  4、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底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降底)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标志:相对水平地面,物体是否被举高.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体而言),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6、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非匀速运行,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上升运动)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势能增大(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增加),这一过程卫星的动能转化为势能,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下落运动)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势能减小(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减小)这一过程中卫星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近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距地球最近,势能最小.在远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小,动能最小,距地球最远,势能最大.

  7、分析下列事例中能的转化:1水平面静止的物体: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2加速升空的火箭或气球: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3下坡时刹车的汽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4匀速上升的电梯: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5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6水平地面上刹车的汽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7出站的列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8光滑斜面上滚下的钢球: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9不计阻力时上抛的石块: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8、当物体中空中自由运动时,若物体上升,则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若物体下降,则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在转化的过程中无阻力,则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若物体匀速上升,则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这时,不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而是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机械能增加,若物体匀速下降,则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减小的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而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皮球弹跳过程可分为四个过程:上升过程(皮球从高处下落到刚好要着地)是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皮球刚要着地的瞬间动能最大);压缩过程(皮球与地面间发生相互作用,到皮球形变最大)是把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当皮球形变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恢复原状过程(皮球恢复原来形状到刚要离开地面)是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刚要离开地面的瞬间,它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上升过程(从离开地面到上升至最高处)是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然后又要下落,重复以上过程.

  10、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1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14、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15、1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2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3当分子间实际距离等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为零.4当分子间实际距离为平衡间距10倍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5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r>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6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rR2,若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U1U2,通过它们的电流I1I2;若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U1U2,通过它们的电流I1I2,

  26、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注意:在叙述该定律时,“导体中的电流”必须放在前面.

  27、在常温下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若测得值为R1,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测它的电阻若测得值为R2,发现R2的阻值大约是R1的10倍,这是因为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在开灯瞬间经过灯丝的电流是灯炮正常发光时电流的10倍.故灯丝烧断往往在开灯或关灯的瞬间.

  28、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U/I;需要的器材有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及若干导线;实验电路图如右,在实验时需测量的两个物理量是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在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断开,滑片应放在阻值最大位置上(图中的b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以便多次测量,得到多组对应的电流、电压值,求出多个待测电阻值,再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29、电阻相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使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所串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电阻相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使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所并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长工电阻的倒数之和

  30、在家庭电路中每多开一盏灯,电路总电阻将减小,干路总电流将增大,电路中的总功率将增大.

  31、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W=UIt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32、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电功率

2019-08-08 13:13:4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