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文/薛林荣当聂-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文立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文/薛林荣当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匆匆奔赴在民族救亡大道上的时候,有一个人无动于衷,他是瞎子阿炳。他无动于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

  文/薛林荣

  当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匆匆奔赴在民族救亡大道上的时候,有一个人无动于衷,他是瞎子阿炳。他无动于衷是因为他不过是一个流落街头的双目失明的民间艺人,既不能上战场,又不能在乐谱上作一些类似于《黄河大合唱》式的“宏大叙事”。但他有胡琴,有琵琶,有中年时因双目失明而陡然长出的一对更加敏锐的耳朵,还有一颗富于东方世界特有的宽广敦厚的悲悯之心,所以他把古老乡村民间乡里的听觉,化作了近代中国乡里的听觉,化作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最美丽凄凉和一咏三叹的音乐旋律。一首《二泉映月》,映出的是阿炳一双已经干涸但丰盈异常的关怀世道人心的眼睛,所以他是“宏大叙事”之外永远存在的一个常数,一个能让不入流的艺人和穷苦百姓听见便感怀不已的温暖的名字。

  阿炳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双目失明的阿炳总让我联想到双耳失聪的贝多芬。是不是经历了生命中最大限度的悬殊——如生与死、富与穷、无限的光明与无边的黑暗、一览无余的清澈和与世隔绝的混沌等等的火与冰的境界的人,才更加贴近艺术和生命的本体要求?

  “聪明”者,耳聪目明也,这不但是健全生理的最低标准,也是艺术感悟的基本底线,但阿炳和贝多芬居然可以超越肉体的毁灭性的万千阻拦,到达寻常民间艺术和寻常古典作曲家望尘莫及的高度。艺术的极境不一定非要以肌体功能的部分丧失为代价,但一定与心灵内视和俯听的质量息息相关,与天才的顿悟和冥想息息相关。

  我相信一个人内心如果常常掠过《二泉映月》或《梁祝》的旋律,那么即使面对悲苦的世界,他也构建着诗性的自我表达空间;如果说常常掠过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或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那么他肯定对痛苦置换的欢乐有极大的释放感;如果常常掠过的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或比才的《卡门序曲》,那么他一定意气风发、情绪高昂,有“仰天大笑出门而去”的豪言壮志。音乐与人的对应关系如此清晰地洞悉了心灵的奥妙,这是不难理解的,可我现在怀想着《二泉映月》,我一直想着未有此曲之前,瞎子阿炳他那对异于常人的耳朵是如何陡然长出来的?

  在日本侵华时颁发给各地市民的“良民证”中,我看到他唯一一张照片,他的盲镜滑稽地斜挎在鼻梁上,似两个黑洞。他隐忍的外表下掩藏着一种寂静和忧伤的聆听,他能听见黑暗中一部分嘈杂的欲念在慢慢离身体而去,代之手指间滑出的一段和弦,哦,这个出身卑微的私生子,这个咏读过《道德经》且深谙以精神致魂魄的道士,这个无锡城里技艺最出色的艺人,他对生命的终结见解全凝结在那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上,凝结在耳朵幻听出的《二泉映月》上啊,那是阿炳的全部,是他卓然独立于世俗民乐之外的高标。

  1.阿炳有“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从全文看,阿炳的耳朵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道:“阿炳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存在是一个奇迹。”联系上下文看,阿炳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写道:“艺术的极境一定与心灵内视和俯听的质量息息相关,与天才的顿悟和冥想息息相关。”请联系实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答
2020-11-12 12:0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房胤

  答案:解析:1.①可以超越肉体的毁灭性的万千阻拦,到达寻常民间艺人和寻常古典作曲家望尘莫及的高度。②能听见黑暗中一部分嘈杂的欲念在慢慢离身体而去,代之以手指间滑出的一段和弦,凝结着对生命的终极见解。2.①阿炳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他有一颗富于东方世界特有的宽广敦厚的悲悯之心。②即使面对悲苦的世界,他也构建着诗性的自我表达空间。③《二泉映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二泉映月》是他卓然独立于世俗民乐之外的高标。3.艺术与人生密切相关,达到艺术的极境主要不在外在因素,而是取决于人自身的综合素质。只要善于倾听与感悟,就会创造奇迹。例如失聪的贝多芬,在无声的世界不向命运低头,最后写出了闻名于世的优美乐章!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用自己的双手走向了一条春暖花开的希望之路。

2020-11-12 12:12:3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