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简捷的问题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cm.是根据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作用.(2)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开始实验.图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cm.是根据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作用.

  (2)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开始实验.图乙是他某次的实验情景.此时物距在___的范围,他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他用刚测好焦距的凸透镜组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②___.

  (5)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清晰的像,此时物距范围:___.在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三种光学器件中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

  (6)如图乙,调节蜡烛的位置,使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则此时从透镜的___(填“左”或“右”)侧透过透镜可看到蜡烛正立、___的___像.

  (7)若有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应将光屏向(左/右)___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请根据此实验,简要说明近视眼看不清楚物体的原因是:___.

  (8)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1回答
2020-11-13 18:2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金培权

  (1)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由图乙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2f,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

  (4)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并且凸透镜要处于中间位置;

  (5)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清晰的像,此时物距范围是f<u<2f,应用于投影仪;

  (6)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光屏上不能接到像,只能取走光屏,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7)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所以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所以近视眼看不清物体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要戴凹透镜来矫正;

  (8)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故答案为:(1)10;会聚;(2)u>2f;照相机;(3)完整;(4)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透镜应该放在蜡烛和光屏中间;

  (5)f<u<2f;投影仪;(6)右;放大;虚;(7)右;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8)上.

2020-11-13 18:21:5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