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探究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究-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元首的问题

  【(1)小明探究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究前,提出如下几个猜想:猜想A:“均匀降低说”--每隔一小段相同时间,水温降低的度数是相同的;猜想B:“先快后慢说”--】

  (1)小明探究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究前,提出如下几个猜想:

  猜想A:“均匀降低说”--每隔一小段相同时间,水温降低的度数是相同的;

  猜想B:“先快后慢说”--开始阶段温度降低得较快,以后降低得越来越慢;

  猜想C:“先慢后快说”--开始阶段温度降低得较慢,以后降低得越来越快.

  为了检验上述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小明让一杯沸水自然冷却,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温度/℃100715545352824202020①你认为,表中的实验数据支持上述哪种猜想?(选填A、B或C序号)

  答:猜想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室温应在___℃左右.

  ③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如果你要喝一杯温的奶咖啡,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方式1: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方式2: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那么,你认为方式___的冷却效果较好.(选填“1”或“2”).

  (2)探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质量关系,依据以上实验可知,需控制加入保温瓶热水的___相同.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___.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3)小明在观察沸腾实验时,发现加热时间比较长.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需对实验进行改进,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

  A.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为了显示一倍焦距内成像,将光屏贴近透镜.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

  C.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

  D.在观察水的沸腾活动中,为了使水更快的沸腾,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1回答
2020-11-13 17:2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何源来

  (1)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将热传给周围空气,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当温度降低到20℃时,不再变化了,说明环境温度为20℃;由图看出温度变化特点是,先快,后慢,再不变.

  一杯热奶咖啡冷却时,根据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先快后慢的规律可知:开始时温度自然降低的快,不必加冷牛奶,5min后在温度降低比较缓慢的时候再加一匙冷牛奶,效果会比一开始就加冷牛奶到热咖啡中好一些.

  (2)探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质量关系,依据以上实验可知,需控制加入保温瓶热水的温度量相同,质量不同.

  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C、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3)A、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为不用光屏贴近透镜,故A错误;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这样棋子亮了,其所成的像效果会更好.而不是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故B错误;

  C、用温度计观察红外线的热效应时,把玻璃泡涂黑,是因为黑色吸热速度最快,可以使示数变化明显.故C正确;

  D、在观察水的沸腾活动中,为了使水更快的沸腾,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D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1)①B;②20;③1;(2)温度;C;(3)C.

2020-11-13 17:29:0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