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无己大康,职思其居请告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欢龙的问题

  请问:无己大康,职思其居请告知.

  请问:无己大康,职思其居

  请告知.

1回答
2020-11-15 05:2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茹锋

  “无己大康,职思其居.”出自《诗经·唐风·蟋蟀》

  无己大康,

  无:勿.已:甚.大(tài太)康:过于享乐.

  职思其居

  职:相当于口语"得".居:处,指所处职位.

  意思是:不可太享福,本职得承担.

  送你全诗译注及赏析

  《诗经·唐风·蟋蟀》译注及赏析

  题诗人劝诫自己和别人勤勉.

  原文:

  蟋蟀在堂,

  岁聿其莫.①

  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②

  无已大康,③

  职思其居.④

  好乐无荒,⑤

  良士瞿瞿.⑥

  蟋蟀在堂,

  岁聿其逝.⑦

  今我不乐,

  日月其迈.⑦

  无已大康,

  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

  良士蹶蹶.⑧

  蟋蟀在堂,

  役车其休.⑨

  今我不乐,

  日月其慆.⑩

  无已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

  良士休休.⑾

  注释:

  ①聿(yù玉):作语助.莫:古暮字.

  ②除:过去.

  ③无:勿.已:甚.大(tài太)康:过于享乐.

  ④职:相当于口语"得".居:处,指所处职位.

  ⑤好乐:娱乐.无荒:不要过度.

  ⑥瞿瞿(jù巨):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⑦逝、迈:义同,去.

  ⑧蹶蹶(jué厥):勤奋状.

  ⑨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

  ⑩慆(tāo涛):逝去.

  ⑾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

  译文:

  蟋蟀在堂屋,

  一年快要完.

  今我不寻乐,

  时光去不返.

  不可太享福,

  本职得承担.

  好乐事不误,

  贤士当防范.

  蟋蟀在堂屋,

  一年将到头.

  今我不寻乐,

  时光去不留.

  不可太享福,

  其他得兼求.

  好乐事不误,

  贤士该奋斗.

  蟋蟀在堂屋,

  役车将收藏.

  今我不寻乐,

  时光追不上.

  不可太享福,

  多将忧患想.

  好乐事不误,

  贤士应善良.

  【赏析】

  就诗论诗,本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可是《毛诗序》偏说是“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清方玉润驳得好:“今观诗意,无所谓‘刺’,亦无所谓‘俭不中礼’,安见其必为僖公发哉?《序》好附会,而又无理,往往如是,断不可从.”(《诗经原始》)对《诗序》说纠正较早的当是宋王质,其《诗总闻》指出“此大夫之相警戒者也”,而“警戒”的内容则是“为乐无害,而不已则过甚.勿至太康,常思其职所主;勿至于荒,常有良士之态,然后为善也”.释语达理通情,符合原诗.较他说为胜.拙著《诗经选注》定本篇为“劝人勤勉的诗”,即是受王质说启发.

  本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今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在户”与本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本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本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这一感物惜时引出述怀的写法,对汉魏六朝诗影响很大,《古诗十九首》中用得特多,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亦常见,如其第十四首(依《阮籍集校注》次第):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准……

  开头与下文若即若离,与《蟋蟀》起句写法一脉相承,只是这里点明了“感物”的意思,而《蟋蟀》三、四句则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本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本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译诗保留原押韵格式.

2020-11-15 05:24:5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