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安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步骤:-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吕岩的问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安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步骤:(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其下方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___的光斑,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凸透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安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步骤: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其下方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___的光斑,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cm,该光斑是太阳的___像(填“实”或“虚”).

  (2)小安爸爸拿一个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而拿走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使光屏上重新获得烛焰清晰的像,该眼镜是___透镜(填“凹”或“凸”).

  (3)将蜡烛、透镜按图丙示位置放置,光屏在透镜右边调整位置,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生活中___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4)将蜡烛从光具座10cm的位置移动到25cm的过程中,像在___,像距在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接下来,如果透镜位置不动,为了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的放大倒立的像,应如何操作?___.

1回答
2020-11-15 06:3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代玉平

  (1)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1cm;该光斑是太阳通过凸透镜折射所成的实像;

  (2)拿一个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拿走眼镜则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前,说明该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变得发散,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像距变大,故该眼镜为凹透镜;

  (3)观察图可知,蜡烛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不能够成实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能够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应用是放大镜;

  (4)凸透镜的焦距为11cm,蜡烛从光具座10cm的位置移动到25cm,则物距最小为50cm-25cm=25cm,蜡烛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其物距逐渐变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如果凸透镜位置不动,为了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的放大、倒立的像,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距满足条件2f>u>f时,所以应继续将蜡烛向右移动至凸透镜2倍焦距以内.

  故答案为:(1)最小最亮;11;实;(2)凹;(3)不能;放大镜;(4)变大;变大;应继续将蜡烛向右移动至凸透镜2倍焦距以内.

2020-11-15 06:34:4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