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政事第三11则重点词、概括内容、点评文中人物、启发.-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智生的问题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11则重点词、概括内容、点评文中人物、启发.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11则重点词、概括内容、点评文中人物、启发.

2回答
2020-11-15 07:1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施昊

  政事指行政事务,具体指处理政务的才能和值得效法的手段.晋代士族阶层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必然要维护法制,严格执法,强化国家机构的管理,这就要重视政事和官吏的政绩.

  首先是政治主张问题.是实行德政还是依靠法治,这是从政者一向关注的问题.木篇倾向仁德治国.例如第3则说要“强旨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第19则也说:“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但是历代统治者的政治措施很少宽厚待民和给百姓以恩惠,所谓德政,常是停留在口头上.第26则实际提出了主张仁政和‘处杀戮之职’是否矛盾的问题.而论到施政方针,多主张施行‘猛政’,使人不敢犯法.第6则说到晋武帝登位,便要贾充定律令.因不立法,就无以执法.对行为危及忠孝和人伦关系旨,主张严惩,违法乱纪,决不饶恕.例如第1则说明:不忠不孝,其罪莫大,杀无赦;第2则记:生子不养,比盗杀财主之罪还大;第4则记载镇压无视国法的豪强.至于读书人因受业偶犯宵禁,个别小偷小摸现象,可以不理,以示宽政.在律令完备以后,只要依法令行事就可以了,第15则就说明这一点.

  魏晋时代,清谈盛行,甚至因之废弃政务,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而主张看重事功,勤于政事.第18则把这一问题提到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至于选拔官员,则主张选贤任能,做到“举无失才”,第24则很能说明这一问题.对为官者也有多方面的要求:要注意侍人接物,要有远见卓识,办事不能唯命是从,如果“觉其不可”,就应该“翻异”,等等.可见本篇篇幅虽然不大,所涉及的问题还是相当广泛的.

  (1)陈仲弓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令吏杀焉.

  主簿请付狱考众奸①,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①主簿:官名.参《德行》第1则注④.考:查究.众好:指诸多犯法的事.

  【译文】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当时有个小官吏假称母亲有病请假,事情被发觉,陈仲弓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狱吏处死.主簿请求交给诉讼机关查究其他犯罪事实,陈仲弓说:“欺骗君主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没有比这个罪状更大的了.查究其他罪状,难道还能超过这件吗!”

  (2)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①.未至发所,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车往治之②.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③!”

  【注释】①财主:财货的主人(不是现代所说的富家).

  ②发所:出事地点.在草:生孩子.草,产蓐.晋时分娩多用草垫着.

  ③“盗杀”句:意指母子相残,违逆天理人伦,要先处理,而杀人只是违反常理.

  【译文】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时,有强盗劫财害命,主管官吏捕获了强盗.陈仲弓前去处理,还没到出事地点,半路上听说有家老百姓生下孩子不肯养育,便掉头去处理这件事.主簿说:“杀人事大,应该先查办.”仲弓说:“强盗杀物主,怎么比得上骨肉相残这件事重大.”

  (3)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①.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邮令,正行此事③.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④;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陈元方:陈仲弓的儿子.参看《德行》第6则注①.袁公:未知指何人,一说指袁绍.③何所履行:所履行音何,执行的是什么.

  ③孤:古代是王侯的自称.

  ④周旋:指应酬、揖让一类礼节活动.动静:行止;行动.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问候袁公.袁公问他:“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老父在太丘时.对强者就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就用仁爱来抚慰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就更加受到敬重.”袁公说:“我过去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用的这种办法.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很远也如出一辙;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4)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①.吴中诸强族轻之②,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贺闻,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之曰:“不可啼,杀吴儿.”于是至诸屯邸,检校诸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众③.陆抗时为江陵都督,故下请孙皓,然后得释④.

  【注释】①贺太傅:贺邵,字兴伯,会稽郡山阴县人,三国时吴国人,任吴郡大守,后升任太子太傅.②吴中:吴郡的政府机关在吴,即今江苏省吴县,也称吴中.强族:豪门大族.③屯邸:庄园.检校:查核.逋(bū)亡:逃亡.战乱之时,赋役繁重,贫民多逃亡到士族大家中藏匿,给他们做苦工,官府也不敢查处.

  ④陆抗:吴郡人,丞相陆逊之于,孙策外孙.下:当时陆抗所在的江陵居上游,孙皓所在的建业居下游,故说“下”.孙皓:三国时吴国的亡国君主,公元280年晋兵攻陷建业,孙皓投降,吴亡.孙皓和陆抗有亲戚关系.

  【译文】太子太傅贺邵任吴郡太守,到任之初,足不出门.吴中所有豪门士族都轻视他,竟在官府大门写上“会稽鸡,不能啼”的字样.贺邵听说后,故意外出,走出门口,回过头来看,并且要来笔在句下补上一句:“不可啼,杀吴儿.”于是到各大族的庄园,查核顾姓、陆姓家族奴役官兵和窝藏逃亡户口的情况,然后把事情本末全部报告朝廷,获罪的人非常多.当时陆抗正任江陵都督,也受牵连,便特意往建业请求孙皓帮助,这才得以了结.

  (5)山公以器重朝望,年逾七十,犹知管时任①.贵胜年少若和、裴、王之徒,并共言咏②.有署阁柱曰:“阁东有大牛,和峤鞅,裴楷秋,王济剔嬲不得休.”③或云潘尼作之④.

  【注释】①山公:山涛.参看《言语》第78则注①.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知管:主管.时任:当时的重任.按:山涛当时任吏部尚书,所谓知管时任,是说他还亲自主持官吏的任免考选工作.②贵胜:权贵.

  ③阁:阁道,楼与楼之间的架空复道.鞅:驾车时套在牛马脖子上的皮套了.秋:驾车时拴在牛马屁股后的皮带.剔嬲(niāo):挑逗纠缠.

  ④潘尼:字正叔,潘岳之侄.他在山涛死后才入朝为官,似不可能作此.按:《晋书·潘岳传》载,潘岳才名冠世,而不得志,又看见工济、裴楷力皇帝所宠爱,便题阁道说:“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秋,和娇刺促不得休.”(刺促,形容不安.)

  【译文】山涛由于受到器重,并且在朝廷中有威望,年纪已过七十岁,还照旧担当重任.一些权贵家子弟,如和峤、裴楷、王济等人都一起给他歌功颂德.于是有人在阁道的柱子上题道:“阁道东边有大牛,和峤在牛前,裴楷在牛后,王济在中间挑逗纠缠不得休.”有人说这是潘尼干的.

  (6)贾充初定律令,与羊祜共咨太傅郑冲①.冲曰:“皋陶严明之旨,非仆暗懦所探②

2020-11-15 07:21:14
施昊

  给你做参考:你自己概括。《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主要记叙了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的生活。此外,《世说新语》善用作比较、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感受:第一则:体会到做人要守时、守信、要懂礼仪。第二则:体会到华歆:“难之在前”是因为预见了后贼追至;可见其虑事周详“后则救助”可见其重诺守信。王朗:“后贼追至”可见其轻率鲁莽,轻诺寡言。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重诺守信。

2020-11-15 07:25:3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