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的典故出自什么朝代-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金海民的问题

  瞒天过海的典故出自什么朝代

  瞒天过海的典故出自什么朝代

1回答
2020-11-15 13:5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乔彦友

  "瞒天过海"的故事见于《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永乐大典》是我国明朝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总字数约3.7亿字,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瞒天过海为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

  故事源于唐朝

  话说唐朝时候,在中国的东北边有高丽、百济、新罗三个附属国,其中高丽最为强大,挟持百济去攻打新罗,新罗只好派使臣来请唐朝主持公道.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决定率领大军,征讨高丽.贞观十八年的冬天,唐太宗率军从长安出发.到洛阳过了年,又继续往东进发.就这么一路走啊走,终于有一天,浩浩荡荡的大军发现陆地走到头了,一片汪洋大海挡住了去路,而遥远的高丽国,却还在海的那一头.

  望着眼前的滔天白浪,唐太宗犯起了愁.也许各位不知道,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恰恰是个地道的旱鸭子,一想到要在这看不到尽头的大海上随风漂荡,他就怕得不得了.但要是就此班师回朝,不仅有损皇帝的一世英名,就是大唐帝国的威望,也难免一落千丈.皇帝一犯难,手下的一帮大臣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位叫薛仁贵的下级军官看出了唐太宗的踌躇之心,想出了一条妙计.

  次日,营门外来了一位老人,自称有办法可以让大军平安过海,请求面见皇帝.唐太宗一听有这等高人,立即召见.只见老人须髯皆白,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向皇帝行过大礼,老人徐徐向前说道:"老朽不才,算到皇上大军远征,在此遇阻,特来解围.大军渡海的一切事宜,皆已准备妥当,请皇上借一步,随老朽去看看如何?"唐太宗听后龙颜大悦,便由文武百官陪同,跟随老人出了营门.还没走多远,只见眼前凭空多出了一条由彩色帷幕搭成的甬道.穿过甬道,是一个豪华的大房间,四壁挂满了锦缎彩绸,地上铺设着柔软的垫褥.唐太宗一到,房间里就响起了悦耳的音乐.老人请唐太宗和随从官员一一入座,然后将手一拍,只见一群侍女手捧精美的酒菜,从帷幕后面应声而出.唐太宗见此情景,也暂时忘了渡海的烦心事,和群臣觥筹交错,开怀畅饮起来.

  谈笑之间,突然听得室外风声四起,房间也开始剧烈摇摆,杯倾盘倒.唐太宗大惊失色,赶忙起身把帷幕拉开.这一看不要紧,只见四周烟波浩瀚,浊浪排空,自己分明已经置身于大海之中.唐太宗十分惊愕,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只见那位老人一把扯掉了下巴上的假胡须,跪地禀告:"微臣薛仁贵参见皇上,请皇上息怒!微臣见皇上为能否安全渡海而忧心,所以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以免惊扰圣驾."原来老人正是薛仁贵所扮,他看出唐太宗不敢过海,会影响军心,于是就向大将军张士贵献计,与他一起策划了这一出"瞒天过海"的好戏,用帷幔做掩盖,在船上布置了一间特殊的帐房,将皇帝骗上船,过了海.

  从那以后,人们便用"瞒天过海"这个成语来形容用很高明的方法消除对手的怀疑,将自己想做的事情悄悄地顺利进行下去.

2020-11-15 13:59:0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