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下列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孙华国的问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下列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下列各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乙】

  子夏①问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⑥。”曰:“礼后⑦乎?”子曰:“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

  (选自《论语•八佾》)【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②倩:笑得好看。③兮:啊。④盼:眼睛黑白分明。⑤素以为绚:素粉来打扮。⑥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⑦后: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⑧起:发,启发。⑨诗:指《诗经》。

  (1)用“/”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①然 后 能 自 强 也 ②起 予 者 商 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不知其旨也___②故曰教学相长也___③何谓也___④子曰:“绘事后素。”___(3)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4)用文中语句填空。

  甲文中的句子“___”运用生活事例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乙文所述之事印证了甲文中的句子“___”。

  (5)读过甲乙两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

1回答
2020-11-16 18:5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冯淑娟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①“然后能自强也”的意思是: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勉励.根据意思,这样之后一个意思,能自我勉励一个意思,所以在“后”后面停顿.

  ②“起予者商也”的意思是:启发我的人,是卜商啊.这是一个判断句,显然是在“者”后停顿.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甘美.

  ②句意为: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故:所以.

  ③句意为:说什么呢?何:什么.

  ④句意为:孔子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才可以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子:先生,即孔子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重点词有:困:不通,理解不清.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强:勉励.

  句意为:感到理解不了,然后才能自己勉励.

  ②句中重点词有:起予者:起,启发.予,我.者,代词,人.已矣:语气词.

  句意为:启发我的人是卜商,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对比理解,解答时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结构思路.

  甲文从生活中的事情谈起,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生活实例即为: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得到的道理即是:教学相长.

  (5)本题考查文言文主旨的理解,解答本题时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从甲乙两文中可以得出关于学习的道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学是为了更好的用.还要养成好学的习惯,只有多读书,勤思考才能更好的运用.

  答案:

  (1)①然后/能自强也②起予者/商也

  (2)①甘美②所以③什么④先生,即孔子

  (3)①感到理解不了,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或: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②启发我的人是卜商,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4)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教学相长也

  (5)提示:围绕“重视实践(或学以致用)”“不懂就问(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博览群书(或多读书,读好书)”之一来谈即可.

2020-11-16 18:54:5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