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描写古代建筑,比如皇宫、城楼-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崔卫的问题

  怎么描写古代建筑,比如皇宫、城楼

  怎么描写古代建筑,比如皇宫、城楼

1回答
2020-11-17 02:5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任文杰

  一、飞动之美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

  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的活力.

  这种飞动之美,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选》中有一些描写当时建筑的文章,描写当时城市宫殿建筑的华丽,看来似乎只是夸张,只是幻想.其实不然.我们现在从地下坟墓中发掘出来实物材料,那些颜色华美的古代建筑的点缀品,说明《文选》中的那些描写,是有现实根据的,离开现实并不是那么远的.

  现在我们看《文选》中一篇王文考作的《鲁灵光殿赋》.这篇赋告诉我们,这座宫殿内部的装饰,不但有碧绿的莲蓬和水草等装饰,尤其有许多飞动的动物形象:有飞腾的龙,有愤怒的奔兽,有红颜色的鸟雀,有张着翅膀的凤凰,有转来转去的蛇,有伸着颈子的白鹿,有伏在那里的小兔子,有抓着椽在互相追逐的猿猴,还有一个黑颜色的熊,背着一个东西,蹲在那里,吐着舌头.不但有动物,还有人:一群胡人,带着愁苦的样子,眼神憔悴,面对面跪在屋架的某一个危险的地方.上面则有神仙、玉女,“忽瞟眇以响象,若鬼神之仿佛.”在作了这样的描写之后,作者总结道:“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胶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简直可以说是谢赫六法的先声了.

  不但建筑内部的装饰,就是整个建筑形象,也着重表现一种动态,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就是起这种作用.根据《诗经》的记载,周宣王的建筑已经像一只野鸡伸翅在飞(《斯干》),可见中国的建筑很早就趋向于飞动之美了.

  二、空间的美感之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例如,郑板桥这样描写一个院落: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板桥题画竹石》)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天井,给了郑板桥这位画家多少丰富的感受!空间随着心中意境可敛可放,是流动变化的,是虚灵的.

  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林泉高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李渔所谓“尺幅窗,无心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

  一琴几上闲,

  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

  春风自吹入.

  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又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Cyzanne)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左思《三都赋》:“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里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围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像“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都是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外国的教堂无论多么雄伟,也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这是和西方很不相同的.

  三、空间的美感之二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之,为了丰富对景.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也是“借景”.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隔景”.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人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人镜中”(王维诗句).“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诗句).这就是所谓“镜借”了.“镜借”是凭镜借

2020-11-17 02:55:5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