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常设大瓦壶于视事阁中,中外表疏,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壶中,束缊焚之。其多得谤咎,殆由此也。
普既出镇,上书自诉云:“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矧①昭宪皇太后大渐②之际,臣实预闻顾命,知臣者君,愿赐昭鉴!”帝手封其书,藏之金匮。九月,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吕余庆以疾求解职;丁卯,罢为尚书左丞。余庆为帝霸府(藩王府邸)元僚,赵普、李处耘皆先进用,余庆恬然不以介意。处耘获罪时,余庆知江陵,还朝,帝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解释。及普忤旨,左右争倾之,余庆独为明辨,帝意稍解。时称长者。
(《续资治通鉴·宋纪七》)
注释:①矧(sh7n):况且②大渐:病重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在文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普颜色自若
B.
适当其时
C.
帝委曲问处耘事
D.
余庆以理解释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刑赏者天下之刑赏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①岂得以喜怒专之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
C.
①必投之壶中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①帝怒,裂其奏投诸地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普性格“刚毅果断”的一组是
①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 ②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 ③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④必投之壶中,束缊焚之 ⑤赵普、李处耘皆先进用 ⑥时称长者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4)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皇帝当初并不怎么重用赵普,曾经把他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但最终被他刚毅的性格所感动,他也以称职而闻名于世。
B.
赵普很善于随机应变,使皇帝改变主意,有一次皇帝因雨不止影响大宴而发怒,赵普告知百姓正在宫外奏乐求雨,使皇帝转怒为喜。
C.
赵普上书称赞皇弟,并想事先得皇帝的临终遗诏,言下有推荐皇弟做接班人之意,并希望早定此事,皇帝很重视他的话。
D.
李处耘获罪,赵普违背皇帝的旨意,吕余庆先后竭力为他开脱,李、赵无事,吕余庆因此被罢为尚书左丞。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