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背景,马上写,-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胡巨广的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背景,马上写,

  跨越百年的美丽背景,马上写,

1回答
2020-11-17 20:1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耿福昌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最早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还有一篇读后感有很多信息.

  美在最深处——读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

  作者:董岩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更新时间:2006-8-15

  1998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刊出了梁衡所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没有想到这篇看似不经意的散文发表后好评如潮,当年即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全国师范教材.在最近两年开始的新一轮教材修订中,又接连被选入北师大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编选的中学及专科教材.在发表后的四年间,该文被接二连三地被收入各类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还以这个篇名为书名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这说明选家“英雄所见略同”该文也是作者的散文继《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之后第四次入选中学课本,在当代作家中,梁衡是作品入选课本较多的一位.

  居里夫人的故事尽人皆知,从小到大,记忆中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作为科学家的她:发现了镭、两获诺贝尔奖、忍受着丧夫之痛献身科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陈旧老套的故事,在梁衡的笔下,却生成了另一番景致.梁衡说:“伟人是个旧题目,旧题最难作,这是因为它的许多方面已为人打通,明白如话,分毫毕现,读者已无惑可释,无知可求.但无中求有,便是大有,便是新路,会别有一番惊喜”.在这里,我们真的有一番惊喜.人们看到了一个另样的居里夫人:她蜕去了身上的光环,一改严肃的面孔.玛丽·居里这个沉静的波兰女子,优雅生动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那么朴素,那么坚强,那么执著,隔着岁月厚厚的尘沙,我们看到了她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她的人格力量,触摸到了她的精神之美.感谢作者,使我们真正认识了作为女性楷模的她.

  居里夫人,一直是梁衡甚为敬仰和推崇的女性之一,早在1984年他写《数理化通俗演义》时,就已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详尽资料,并思考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什么是女性真正的美.作者在1991年的《人的外美与内美》和1994年的《大喝一声,慢慢道来》两文中又再次关注和讨论到这些问题.他说,“一个人能以最美的外貌在最佳的年龄,成就最了不起的事业,就像一首最好的诗又配了最美的曲,这样的人真是千古绝唱了.”这样看来,《跨越百年的美丽》决非作者一时偶感而发,而是一篇由来已久的厚积薄发之作.1998年,正值居里夫人诞辰100周年,梁衡时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他在翻阅文件时又看到了有关纪念活动的消息,这再次触动了他:一个世纪过去了,居里夫人离我们越来越远,可为什么人们还没有忘记她呢?在现实与历史的碰撞中,作者感到有必要帮助读者,特别是青年记者重新认识居里夫人.他说:“伟人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已经很大很大了,但这主要是靠他们的伟业、理论.人们接受的是他们的结果,是被舍弃了过程之后的结果,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在许多地方他们与读者并没有通.文学就是要把这个扩大了的距离再拉回来.就是要把这个结果之前的过程揭示出来,就是要有血有肉、沟通情理、让读者可亲可信,所以我不想再重复那些结果,而是努力‘顺瓜摸藤’,去找那些碧绿的叶子和芬芳的花朵,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果之初,果之前的样子.”于是他拿起了思考的笔,仅用两天的时间,写出了这篇《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确实实践了作者的理念,以柔和而又深沉的文笔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伟人的距离.

  我们知道梁衡是一个创作和理论并重的作家.他除了写散文之外,还有大量的写作理论专著.在最近刚发表的《文章五诀》中,他把散文写作归结为形、事、情、理、典五要素的组合运用.《跨越百年的美丽》所以被读者和出版界看好,又一再入选课本,正是因为它中规中矩,体现了他的这个写作原则和技巧.本文以“形”字开头,“理”字结尾,中间以“事”为主体,全文绘形有神,传情有致,析理入微,收一种综合之美.《跨越百年的美丽》至今仍是梁衡散文作品中唯一一篇有关女性的题材.她清新、隽永、凝炼、深邃,字里行间涌动着一丝不经意的柔情,深刻揭示了女性之美、人格之美.细细读之,如清风扑面,朗月当头,又如良朋在座,灯火照人,情深理重,阔达深远.对于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可以传世的文章,这篇不足四千字的散文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请看居里夫人是这样跃入我们眼帘的:

  “一百年前的一八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一个讲人生价值的沉重话题,却选择了这样一个柔软、富有人情的开头.作者通过人、情、境之间的反差、对比和融合,生动巧妙自然地表达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深刻主题,使这个写滥的题材顿时生发了新意境和新感悟.梁衡为文最重形象塑造.他常说,虽是在写散文,但总是如写小说一样地提炼形象,本文就是一个典型的“形”字型开头.

  再例如这一段关于事情的叙述:“当时大学里女学生很少,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男学生们为了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但她对这些热闹不屑一顾,她每天到得最早,坐在前排,给那些追寻的目光一个无情的后脑勺.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盔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这是“以事写形”,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通过叙事过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不为美形所累、战胜自我的居里夫人.其他还有许多亦情亦理的描述.如:“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是从这一点开始”.“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向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不开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作者将形、事、情、理穿插交错使用,充分调动人们长期积累的审美感觉,又溶进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更见新意,使感情和思考的空间豁然开阔.使我们的感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泰戈尔说:“你可以以外表之美来评论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中,重头戏是哲理的探寻,是“理”字诀的成功运用.作者以形象思维捕捉其形,以抽象思维探寻其理.他从居里夫人身上挖掘出了女性的人生价值——“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值钱更重要的东西.”精神之力,超乎外貌之美与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憾、导引与向往.不论是题目还是内容都蕴含着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美丽怎样才能永恒?而文

2020-11-17 20:14:0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