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第七章)更多的习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陶世陇的问题

  初三上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第七章)更多的习题!

  初三上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第七章)更多的习题!

1回答
2019-08-29 07:1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梁祖权

  1.分析数据,考理解

  例1.3g镁在3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A.小于6gB.大于6gC.等于6gD.以上都可能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只需知道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即可,但本题却给出了镁和氧气两种物质的质量.

  根据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因此题中氧气是过量的,应按镁的质量进行计算.

  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

  2Mg+O22MgO

  4880

  3gx48/80=3g/x解得x=5g,应选(A)

  【评析】: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解题,只需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即可,当出现多个已知数据时,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哪些已知量是过量的,计算时应按不足量进行计算.

  2.一题多解,考技巧

  例2.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

  2Al2O3===4Al+3O2↑.对“电解10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一题,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小丽同学的解法小明同学的解法

  设铝的质量为x

  2Al2O3===4Al+3O2↑

  204108

  10tx

  204/108=10t/x

  x=108×10t/204=5.3t

  答:最多可生成5.3t铝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Al的相对原子质量×2/Al2O3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27×2/27×2+16×3×100%=53%

  铝的质量为:10t×53%=5.3t

  答:最多可生成5.3t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2)对“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

  【解析】:(1)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两种方法进行求解,他们的解法都是正确的;(2)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除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外,生成的水中也含有氧元素,因此不能用小明同学的解法来求产生氧气的质量,而只能用小丽所采用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求解

  (2)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2H2O22H2O+O2↑

  6832

  34gx68/32=34g/xx=16g

  因此答案为:(1)正确;(2)不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评析】:很多化学计算考题,既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也可以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平时训练时运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很有帮助.

  3.逆向思维,考能力

  例3.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信息“10gCuO用氢气还原一段时间后,程得残留固体质量为8.4g”,要求学生编制成化学计算题并求解.现摘取部分学生自编自解题中所设未知量的求解表达式,请你参照示例(1)在相关表达式右边短线上用文字简述x表示什么?

  (1)16/1.6g=18/xx=18×1.6g/16

  示例:x表示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2)x=1.6g×80/16÷10g×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10g×2/80-2×1.6g/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根据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固体质量减少

  8016

  y10g-8.4g=1.6g

  80/16=y/1.6gy=1.6g×80/16由此可知y为参加反应的CuO的质量,

  【答案】:x=1.6g×80/16÷10g×100%则表示参加反应的CuO的质量分数.

  (3)根据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固体质量减少

  216

  z10g-8.4g=1.6g

  2/16=z/1.6gz=2×1.6g/16,因此z表示当残留固体质量为8.4g时,参加反应的H2的质量,同理可得“10g×2/80”表示完全还原10gCuO所用氢气的质量.

  【答案】:x=10g×2/80-2×1.6g/16表示使CuO全部还原还需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

  【评析】:通常情况下的化学计算是考生设出未知数,然后进行求解.本题打破常规解题方法,给出解题过程,然学生寻求未知数的含义,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4.隐含数据,考过程

  例2.某同学把足量的铁粉放入100g稀硫酸中,并想通过硫酸的多少来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但发现少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什么?若想通过一定的方法测出生成氢气的质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简述实验操作)(友情提示: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解析】:运用化学方程式解题时,必须将纯物质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本题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Fe+H2SO4=FeSO4+H2↑,现只知道硫酸溶液的质量,要想求得制取氢气的质量,必须知道纯硫酸的质量,因此所缺数据为硫酸溶液中溶硫酸的质量分数;若从另一角度思考:用铁的质量进行计算也可以,具体操作如下:

  在反应前称取加入铁的质量,反应后称取剩余铁的质量,两者质量之差便是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也可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

  【评析】:此题让学生通过对所缺计算数据进行思考,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所需计算数据的来由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考生对无数据计算考题和多余数据计算考题的数据处理能力,再次利用另一反应物的质量进行求解,开拓的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5.注重评价、求反思

  例5.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它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题目〗:已知:

  2KClO32KCl+3O2↑,将1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

2019-08-29 07:16:1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