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星球地图出版社)的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啊?】-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江林的问题

  【谁有(星球地图出版社)的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啊?】

  谁有(星球地图出版社)的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啊?

1回答
2019-09-02 22:1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崔奕芳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考试范围与要求(2009年揭阳市中考地理科考试要求)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知道本初子午线,地轴,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知道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知识要点归纳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在地球仪上,穿过地心且连接南北两极的假想轴叫地轴,指向北极星的一点是北极(地球最北点),相反是南极(地球最南点).

  4、关于经线和纬线:

  纬线经线

  定义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特点形状圆圈,除两极点以外,每一条纬线自成圆圈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圆圈

  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两极收缩成一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5、关于经度和纬度:

  经度纬度

  度数起点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

  度数划分从0°经线开始,度数向东增加至180°为东经,代号为E;度数向西增加至180°为西经,代号为W.从赤道开始,度数向北增加至90°为北纬,代号为N;度数向南增加至90°为南纬,代号为S.

  特殊线东西经度分界线:0°、180°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南北回归线纬度:23°26′

  南北极圈纬度:66°34′

  半球划分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1°长度纬度相差1°,两地之间的经线长度为111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两地间的纬度长度为111千米,越向两极点,两地间的纬度长度变小

  6、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至30°;中纬度:30°至60°;高纬度:60°至90°.

  7、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

  8、地球的运动:

  自转公转

  中心地轴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一年

  现象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四季变化

  9、地球的五带

  温带与寒带的界线:南、北极圈(66°34′)

  温带与热带的界线:南、北回归线(23°26′)

  10、经纬网:

  定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重难点突破

  1、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

  (1)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E),向西增大的为西经(W).如图(一):

  图(一)

  (2)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N),向南增大

  是南纬(S).如图(二):

  2、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之间

  公式:(X)°W<20°W,(X)°E<160°E

  西半球:20°W向西至160°E之间

  公式:(Y)°W>20°W,(Y)°E>160°E

  如:15°W<20°W,故15°W在东半球

  注: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既不属于东半球,

  也不属于西半球.

  如图(三):

  图(三)

  例题: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三点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A地所处的纬度带是________,所处温度带为________.

  (3)B地所处东西半球为________,C地所处南北半球为________.

  解析:(1)A点经度:40°,因为度数是向东增大,故为东经.纬度:20°,因为度数是向北增大,故为北纬.即:40°E,20°N;B点经度:170°,因为度数向西增大,故为西经.纬度:40°,因为度数向南增大,故为南纬.即:170°W,40°S;C点首先根据箭头所指示的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可判断该图所示为南半球,即南纬,同时,从自转方向来看,因为C点位于0°经线之前,故为东经.即:90°E,30°S.

  (2)A点纬度20°N,属低纬度.同时,该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

  (3)东西半球的判断只需看经度,南北半球的判断只需看纬度.所以,因为B点经度为(170)°W>20°W,为西半球;C点纬度为30°S,为南半球.

  3、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地出现极昼、极夜现象除外).

  例题: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段时间,在图中用字母______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候是______、______.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______、______.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______.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______、______.

  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移至最北界线——北回归线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到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又向北移动.北半球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昼渐短,夜渐长,冬至日时,昼最短,夜最长;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情况刚好相反.在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从春分日到秋分日,虽然昼长的变化是渐长——最长——渐短,但整体是昼长大于夜长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极圈以内地区是极昼变化范围,北半球从秋分日到春分日,情况则相反.

  故

2019-09-02 22:15:0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