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李二振的问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公仪休拒鱼常食鱼【原文】公仪休①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②不受。其弟子曰:“夫子③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公仪休拒鱼常食鱼 【原文】公仪休①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②不受。其弟子曰:“夫子③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④受鱼,必有下人⑤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注释】①公仪休:复姓公议,名休。②子:对人的尊称。③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④即:如果。⑤下人:下,谦下,屈己遵人;下人,即迁就别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公仪休相鲁而嗜鱼___②枉于法,则免于相___③此必不能致我鱼___④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②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③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3)这个故事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1回答
2020-11-28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