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国家形象”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崩溃的形象】材料一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与《辛丑条约》内容(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一政治现象?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国家形象”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崩溃的形象】
材料一 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与《辛丑条约》内容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一政治现象? 对此,资产阶级革命派设计了哪种救国方案?这一派别的机关报刊是什么?
【美好的形象】
材料二 1944年,中外记者团延安之行对红色中国和边区形象的报道,对西方影响较大。在西方记者和观察者的笔下,红色中国及其后来的边区是一个“没有乞丐、没有鸦片、没有卖淫、没有贪污和苛捐杂税的理想社会”。……他的感受基本上是所有在延安的外国记者的共同心声,“我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这个中国充满希望,没有饥饿,没有失败主义情绪。延安使人感到未来的中国已经在今天出现”。
--《外国人看中国2500年--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试从中共和国际角度分析西方记者赞赏红色中国的原因。
【恐怖的形象】
材料三 图二。
(3)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蹲在延安窑洞的时候,中国处于哪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中态度形成的时代背景。
【热门的形象】
材料四 不管如何,中国的经济奇迹已经成为现实。而当下,最热门的议题已经不是G8问题,而是中美形成G2的可能性。2005年,几乎所有欧美最知名的媒体纷赴中国,做专题报道,掀起“中国热”。
--《南方周末<西方媒体的60年中国故事>》(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美国家掀起“中国热”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