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整理
我必修四刚上完,好像有:雨霖霖,声声慢,蜀道难,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琵琶行,登高,虞美人,蝶恋花,腾王阁序(其中可能有必修三,好像还有一首诗忘了)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60分,第二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余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氾水(fàn)栖息(qī)游说(shuǒ)跌宕多姿(dàng)
B.会稽(jǐ)官宦(huàn)更改(gèng)摇曳生姿(yè)
C.昳丽(yì)窥视(kuǐ)讽谏(jiàn)寝食不安(qǐn)
D.唾弃(tuò)翁媪(ǎo)沟壑(huò)恃才傲物(shì)
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扎)
B.公从之,辞曰(辞,推辞)
C.行李之往来(行李,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戍,防守、守卫)
3.和例句中“夫”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夫战,勇气也④予观夫巴陵胜状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A、①⑥B.②③C.④⑤D、③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5.对下面“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何厌之有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④辍耕之垄上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军函陵②若不阙秦③闻寡人之耳者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⑤私我也⑥吾妻之美我者⑦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⑧赵王之子孙侯者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⑩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A.①⑧/②③⑨⑩/④⑤/⑥⑦
B.①⑧/②③④⑤⑨⑩/⑥/⑦
C.①⑧/②③⑨⑩/⑥/④⑤/⑦
D.①⑦/②③⑨⑩/⑥/④⑤/⑧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谦称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老臣贱息舒淇,最少
C.寡人闻古之贤君D.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8.下列加点字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B.请勾践女于王。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君将哀而生之乎。
9.从句式特点看,找出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项()
A.夫晋,何厌之有B.忌不自信
C.古之人不余欺也D.诸侯有在者乎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
国的史实。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
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
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二、(略9分,每小题3分)
三、(21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饮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4.列两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③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④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也相同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进不用命,退则无耻B.吊有忧,贺有喜
C.洁其居,美